大家看過由海清主演的《雙麵膠》嗎?那部電視劇以生動的事實告訴我們:在各種家庭關係當中,婆媳之間的關係大概是最不容易處理的。不要說那些好不容易熬成婆的老太太聚在一起談的話題總是離不開議論兒媳婦的長短,就是那些邁進夫家多年的年輕女人有空聊天時也不免把聚會變成聲討婆婆大會或者訴苦大會。而處在婆媳之間的那位兒子兼丈夫,為了維係雙方的關係,受過多少夾板氣,賠了多少笑臉,編了多少瞎話,就可想而知了。
事實上,婆媳關係是僅次於夫妻關係的一種主要家庭關係,又是家庭生活中較難處理的一種關係。因為它既不像夫妻關係那般親昵,又不如母子關係那樣穩定。這就是說,婆媳關係既不是姻緣關係,又不是血緣關係,它所以形成關係,聯在一起,是因為媳婦是兒子的妻子,婆婆是丈夫的母親。這樣,兩者關係當然遠不如夫妻那樣心誠意篤,有著強大的“粘合性”,也不如母女那樣親密無間,有著善於奉獻樂於犧牲的熱情。既然這樣,那麼,婆媳之間常常因為一丁點小事而釀成關係“緊張”就不足為怪了。
婆媳之間的關係,盡管難以處理,但卻是幸福家庭不可忽視的大事。處理好了,會讓你的家庭生活更加美滿、穩定、幸福;而若處理不好,就相當於在家中埋下了定時炸彈。
千萬別讓婆婆成為你家庭生活中永遠的痛,否則你就會像黃米一樣痛苦:
在很多朋友看來,黃米生活得非常幸福。丈夫是部門的一把手,兒子聰明可愛,家裏有車有房,生活十分愜意,很是讓人羨慕。但是,暗地裏,黃米卻為婆媳關係經常唉聲歎氣。
剛結婚時,婆婆第一次來城裏。黃米帶著她去了大型超市,婆婆一下子見了那麼多商品和一個出手不省的媳婦,臉都笑開了花。但婆婆終究來自農村,她們的消費觀念相差太遠,婆婆開始對黃米指東指西,一會兒說她衣服太多,一會兒說她鞋子太多……最後,黃米算是明白了,給婆婆買時,婆婆不吭聲,但凡是給自己買時,婆婆就端出家長的架子要她儉樸了。
黃米有了孩子後,為了照顧孩子,婆婆也搬來同住。隨著兒子的一天天長大,黃米發現生活已經很難恢複到以前的軌道上了。婆婆搬來後,黃米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和她在育兒觀念上產生了分歧。婆婆是個很老套的人,堅持要按照以前的老方法來帶孩子,而黃米則主張按照育兒書上的指導來培養孩子。於是,婆媳兩個三天兩頭鬧矛盾,她丈夫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後來幹脆就不理了。孩子兩歲半的時候,因為送孩子上幼兒園的事,黃米說了婆婆幾句,老太太一氣之下回了老家。丈夫是家中獨子,見母親生氣回了老家,免不得數落妻子。為這,夫妻倆還鬧了幾次矛盾。黃米認為自己按照科學方法教育孩子沒錯,自己整日裏忙了工作忙家裏,丈夫不僅不體諒,還回來挑三揀四,實在不應該。而丈夫則認為妻子不通情達理,脾氣也變得很壞,實在不可理喻。此後,夫妻兩人的矛盾就越來越多,以致難以調和。
黃米的婆婆是個受過苦難的女人,在家裏有專製的老習慣,經常不無自豪地誇許自己如何持家,如何讓兒子聽從自己調配等等,總之是風光無限。她的脾氣也大得可以,黃米聽丈夫說起過,曾經因為一件小事和他父親生氣,兩天不吃不喝。因此,生活中的事,一旦黃米一意孤行,她就會加以幹涉,如果黃米不聽,她就大發雷霆,向兒子數落媳婦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