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顧名思義就是管理財務。深一層講理財是戰略,講究布局,資產管理和財富配置。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理財就是管理好家庭的整體財務;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理財就是管理好自己的經濟收入,做到合理規劃、科學分配、理智消費。
但是,很多女性並不深諳理財之道,以至於使自己不斷地在生活上鬧“經濟危機”。現代社會,你是一個美女、才女還不夠,想做一個獨立自主的現代女性,你還得是一個“財女”——高財商的女人。你不僅要懂得賺錢,還要懂得理財,為自己計劃一個美好的未來。
都說女人天生細心,有耐心,這讓她們更容易接近財富。但是也有不少女性卻容易陷入理財的誤區,敏敏就是其中一位,下麵我們看看她是如何陷入理財誤區的:
敏敏是愛美一族,但她屬於會過日子的女人,買菜購衣,樣樣比別人又好又便宜,幾乎所有的閨密都視她為榜樣。但她在理財上卻也有一個誤區,那就是喜歡買會員卡。一次,敏敏聽說某美發店辦美發年卡,一年可做12次加送洗12次按摩才要1500元,而單獨一次則要200元,她就買了一張卡。這還不打緊,又有一天,她上了一家檔次非常高的美容店,那裏的香薰按摩非常到位,每次500元。她想,如果自己每周做一次,一個月4次就要2000元,一年下來得24000元,而辦一張年卡才10000元,於是她喜滋滋地買了張卡回去。吃飯的時候,她得意地向老公炫耀說,為他省了14000元,差點把老公氣得噎住。
對於理財,現實生活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女人像敏敏一樣存在誤區。在此,強烈建議那些不善於理財的女性要搞懂理財中的誤區,並避免陷入這種誤區。
那麼,女人如何才能做到科學理財呢?這需要她們跳出以下理財誤區:
第一,隻有專家才能理好財。因為不少女性對數字、宏觀經濟不感興趣,所以就認為投資理財是件非常複雜困難的事,並非自己能力所及。而實際上理財就是一個日積月累、探索實踐的過程,並不需要有什麼負擔和壓力。“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隻要學好理財知識,每個女人都可以理好財,並且女性理財會更具優勢。
第二,理財隨大流。不少女性在理財上犯隨波逐流的毛病,看身邊人買保險就急著填保單,見有人買基金賺了錢又馬上去做基金,聽說股票行市好又立即進股市……然而理財是個性化的東西,是因人而異的,不是別人那樣做有好的回報,你跟風也會得到同樣的回報。
第三,理財就是省錢,降低生活質量。很多女性朋友認為掙錢就是花的,每個月辛辛苦苦掙的錢不能夠開開心心的花掉就對不起自己的辛苦勞動,認為理財就是省錢,就是節約,就會對自己苛刻,降低生活水準。其實不是,理財是為了將來能更好地生活,是對更高生活質量的追求。在工作之餘享受生活,很多女人都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她們毫無計劃的,大手大腳的亂花錢就會導致將來有一天真正用到錢時會感到無能為力。
第四,我沒有錢,不用理財。很多女人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情,我掙的錢都不夠自己花的何談理財”。恰恰相反,理財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普通老百姓更需要理財,更需要通過理財很好地規劃養老、醫療、失業、子女教育等等項目。女人不要認為沒錢就不用理財,越是沒錢越要學會理財,通過理財來“脫貧”。積少成多,時間久了你就會擁有理財的啟動資金,如果沒有積累將永遠不會擁有啟動資金,那麼理財就會永久停留在原地。
第五,我總愛血拚,根本攢不到錢。女性大都有購物的嗜好與衝動,這是導致許多女性個人理財失敗的重要原因。如何控製購買欲?首先,在選購東西的時候,要慎重考慮自己目前是否真的需要這件東西,假如這件東西目前不需要,那就堅決不要買它,哪怕它的價格非常優惠。因為家裏很多束之高閣的東西就是由於這樣的誘惑才被買回家的!其次,身上不帶過多的現金是控製隨意花錢的好方法。控製了錢包,在某種程度上就能控製肆意膨脹的消費欲。理財需持之以恒,適當調整自己的消費習慣,完全可以將自己的錢財打理得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