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監李蓮亙朝楊巍豎起了大拇指,連聲誇讚他做得好。
楊巍卻不是滋味!本來,他是很崇敬李瀟和張嘉棟的,並且,從內心深處,將他們二位當作自己的榜樣來學習的。
可是,來投奔大理寺的時候,遭到了大理寺卿的拒絕,便由愛生恨?
當“東昌”投來橄欖枝,楊巍便有所動心了?也不全是!雖然有所顧忌地左思右想了老半天,最終還是靠猜測銅錢的正反麵來決定投入東昌的懷抱的。
但也難怪楊巍的決定,在他看來,當自己近乎於絕望的時候,李大太監就十分豪爽地重用了自己,這就是對自己的最大的幫助!
人嘛,要知恩圖報,因此,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楊巍能聽從李蓮亙的調遣,也不足為奇了!
當他毫不猶豫地掏出彈弓,拉弓射彈,一下子就將毫無準備的李瀟打昏了過去,然後,看著李瀟被一大幫閹人撲住,綁了個結結實實,心中突然間就一片茫然了,好像,整個腦幹都被抽空了一樣,內心一陣抽搐,刹那間就局促不安、渾渾噩噩的了。
楊巍懵懂地望著陰笑不已的李蓮亙,而大理寺卿則惋惜地望著楊巍,李蓮亙卻玩味地看著大理寺卿,仿佛在研究他的目光裏透露出來的信息。
後來,楊巍就不知道還發生了什麼,他隻是機械地跟著眾人,在大理寺裏亂翻,折騰了一整天,再後來,在將戰果上報太子的時候,就聽說大理寺卿和他的兩個助手都被捉了,還被打進了監牢。
楊巍隻知道,李瀟是被自己的彈弓打昏了,失去知覺、失去反抗能力後被捉的,而至於那個張嘉棟,便隻是道聽途說而已。
再後來,就又聽說李瀟和張嘉棟被憤怒的太子下令,流放邊塞放牧去了。
又過了幾天,太子突然領著一眾人等駕臨東昌,剛一跨進大院,便嚷著要看看近段時間東昌的發展情況。
李蓮亙笑臉相迎地陪在一旁,和心不在焉的苦著一張臉的皇太子一起,看幾個小太監耍了一通拳腳後,就聽見分明存著心事的太子埋怨道:“我都親政了,還不能有一支自己的隊伍,也忒擠兌人了吧?枉我身為一國之君了!”
李大太監卻委婉地笑著,轉而再對太子道:“嗬嗬,太子好心急啊!”
“怎能不急了?”太子皺著眉頭,十分不滿有煞有介事地回道,“我可不想做一個無所作為的昏君呢!虛度年華、荒廢光陰,這樣,簡直就是一種罪過?”
“誰說你是昏君了?”李蓮亙嘻嘻一笑,依舊一副不足為奇的樣子,以師長之態對太子道,“君王之威嚴,不在於兵之多寡!而在於自身強健英武!手段強悍、果敢!”
太子似是反感,有點厭惡李大太監的這種作勢,卻又無可奈何,想想在李蓮亙的幫助下,操縱著朝中諸事,還是有所顧忌地按捺住心中的火氣,沉默了。
“近來,太子的功力可有長進啊?”李蓮亙問道,作為一個侍奉老皇帝的大太監,他對於傳授皇太子功夫還是有所保守的,一來,他不希望這個太子真的就掌握太多的功夫而不再順服與他,畢竟,作為一個君王的繼承人,他有太多的優勢來削減得寵太多的臣子,斬除一切助長這些大臣的淩駕於他所定的律法之上的歪風的。
而閹黨之首的李蓮亙,決計不會甘心臣服於這個太子的,他在尋找或創造時機,想要盡快掌控大順江山,暫時的忍辱負重也還是值得的!故而,和太子交流,大多是點到為止,反而讓太子以為,此人懂得保留距離,知道不可逾越一步被人管的尺寸,便深受太子信任了,竟然滿心喜悅地與之交往,甚至於到了主仆不分的地步。
聽到李蓮亙詢問功力的事情,太子嘟噥道,“君臨天下,政務繁忙,哪有多餘的時間舒動筋骨了?得虧有李大人協助裏外,才偶爾琢磨一兩下基礎之功,所以啊,長進不大。不過,有李愛卿這樣的高人相助,我就懶惰了點,又有何妨啊?嗬嗬。因此,我認為,組建一支真正屬於自己的特殊的隊伍呢,才行啊!這個,便是要李愛卿籌措一下才好,畢竟,你是行家裏手,把把關吧!”
又是重擔落肩啊?李蓮亙笑笑,他因為太子的過於依賴而倍感滿足,這就想道:便組建一個新隊伍吧,如此這般,反而方便自己對皇宮裏外的把持與掌控呢!
見李蓮亙沉默著,幼稚的太子就有些心急,催促道:“哪怕舉薦一兩個人來也好啊!讓我在父皇麵前也好有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