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條毒龍般的大槍狂舞而出,外麵的眾人紛紛開槍,一時間流彈橫飛,勢要將曲勇兩人打成篩子,但曲勇並沒有第一時間衝出去,他側身在牆後,等所有人落空後,他就等著第一輪開槍後的半秒鍾停頓,瞬間背著楚楚衝出,目標很明確,就是葉知秋。
他想的很明白,要從這重重包圍中衝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的機會就是製服住葉知秋。
但葉知秋的麵前有三個槍手,他們是曲勇濕大槍攻擊的第一對象,隻見其一槍紮出去,開出片片萬朵梅花,早已將當先一人胸口捅碎,切莫要小看了曲勇用濕布擰成的槍,雖然比不上那種十年生長的白蠟杆子,但是灌注了他的暗勁,威力殺人毫不手軟。
槍花朵朵,朵朵都致命,曲勇的槍一觸就走,往下一個人追去,那人心一慌想要去擋,就聽到“啪”一聲,那濕槍正好被借上力,那人才擋出去,曲勇的槍把一轉,槍頭馬上又從另一方向打回來,直接刺死。
拳經上講“棍怕點頭槍怕圓”,意思就是說大槍一旦抖起來,槍頭亂擺,神仙都難防,那些現代人哪裏懂得中國槍術的厲害,要對付這種高手,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大槍也抖起來,兩槍相交,一搭,讓對方聽不到自己勁力,自然就借不到力,也就不好進下一招了。
插句題外話,古龍寫過的絕代雙驕裏有個功夫叫移花接玉,金庸的鬥轉星移都頗有這裏麵的味道。
這種高手比槍和在地上推手是一個道理,都講究一個誰聽到了對方的勁路,誰就贏的機會,如果兩槍一搭,一人聽到了對方的力,就可或借力或劫道順勢打進去,至於怎麼打就看個人了,可能有人要問了,講了這麼多,到底那一刺是什麼招式,問這個問題的基本就是外行了,內家槍法就攔、拿、紮三招,用什麼招破什麼什麼招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槍法要殺人就一招,你想想看,舊時候戰場上,那是千軍萬馬,大將兩馬相交,兵器一碰,大槍有如靈蛇,順著對方的兵器就鑽進去了,要麼就殺了,要麼自己就死了,關羽殺完人回來酒還熱著,那是有可能的。
曲勇剛才那一紮,看著是一紮,但也不是截然分開的,其中攔、拿、紮三式都有了,不過他攔的是最後一人的子彈,他的出手速度快,但這些人訓練有素也不慢,曲勇連打兩人,最後一人終於還是開出了槍,“砰”子彈穿透了濕槍杆子,還擦著曲勇的小腹皮肉,曲勇的腰一發力,槍頭擺個一百八十度的彎,將最後一人也擊倒了,直接逼到了葉知秋的麵前。
這一番變故說來話長,但其實就是曲勇閃電般的出了三槍,在這期間,其餘守在兩路的人都不敢開槍,因為曲勇離葉知秋的距離實在太近了,唯恐誤傷了自己的主子。這早就在曲勇的估計之內了,但他的攻勢就到了這一步為止了,因為前麵葉知秋的手槍離了不到兩米正抵著他的腦門,葉知秋並沒有經曆過真正的血戰,所以反應反而慢了自己手下一拍,就在那三人開完第二輪槍後她才反應過來。
這時候的曲勇連出三槍,那出門時抖出來槍勢的變化走到了盡頭,他要再出槍就要再抖一次,但已經沒有時間了,一但槍不抖了,可就現了空門,大槍如果不是靠的杆子的彈性,槍頭又慢又沒殺傷力,可能電視劇上槍又直接捅,但真正殺人的槍杆直接用力捅威脅很小,不是特殊鐵槍根本刺不穿鐵甲,而且速度很慢,遠不及抖槍的殺傷力大。
“砰!”葉知秋反應過來,握槍的手指頭將動未動之際,隻要她開了槍,曲勇幾乎不可能躲得開去,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後腳一滑扯個架式,右手將濕槍一撒向葉知秋的麵目,這一撒臨時使出並沒有什麼勁道,不過卻是大槍死裏逃生的絕招,傳說太極槍法裏有一招“敗式亮掌”,練的就是大槍如何“死裏逃生”。
這是一招魚死網破,撒了槍就意味著任人宰割,若非是萬不得已是不可能的,而這“敗式亮掌”其實是棄槍取勝的最後手段,意圖是棄槍取背上的單刀,刀槍合擊。這裏麵有個典故,大凡學槍的要下山,就得要在師傅和門人麵前耍這一招,耍出來了,就可以下山助明主、取功名、解天下蒼生之倒懸,耍不出來,師傅也不會讓你下山,下去了也是枉送性命。
而曲勇的背上並沒有刀,但是他有一個人,他一撒手濕槍直撲葉知秋麵目,後者自然而然的微微一側,那一槍正好穿過曲勇的臉頰過去,打出一個血洞,而他右手反手早已經將自己背上的楚楚好像使刀一般拎起擲出,那楚楚早就滿腹仇恨,雙手如螃蟹般掐住葉知秋的脖子,然後用腦門惡狠狠的撞在葉知秋的腦門上,葉知秋一陣天旋地轉,跌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