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來,女性在社會上的角色冒似陪襯,隻有她們自己心裏清楚,真正的贏家是紅衫下不服輸的那顆靈魂。女人與政治的關係好像是玫瑰和槍炮的正麵衝突,總是讓人津津樂道。
從1866年英國婦女第一次提出婦女選舉權,1869年美國婦女正式提出“婦女參政”口號到現在,婦女要求參政的曆史已經走過了130多年。婦女能與男性分享權力,是一種進步的社會轉變,是婦女擺脫對封建男權的從屬地位,走向平等過程中的一種轉變。東、西方女性政治家在這個過程中表現了不同的特點。
從二戰後的世界曆史看,成為國家領導人的女性人數更是呈上升之勢:上世紀50年代有1人,60年代有3人,70年代有7人,80年代有11人,90年代則超過20人。針對上述現象,有人認為,傳統的政治文化正發生變化,女性的政治地位正迅速提升,21世紀將成為“她世紀”;有人甚至認為,世界正在回到人類遠古的母係時代。
在上個世紀女權運動興起的時期,許多女權運動者的批判矛頭直指“男性中心”的文化。例如,英文中“主席”一詞是“chairman”,這是組合詞,意即“坐在椅子上的男人”。有女權主義者提出,這個詞有性別歧視意味,要求增加一個詞“chair-woman”(坐在椅子上的女人)或換成一個中性詞“chairperson”(坐在椅子上的人)。這一爭議雖然看起來有點“咬文嚼字”,但它確實直指事情的實質,即女性的政治地位不僅是一個法律規定的問題,更是一個文化問題,一個社會意識問題。
總結剛剛結束的潮流,預測即將開始的暗湧,就像為我們的新時代起名一樣——“所有的有趣選擇從某種意義上講都是不精確的,而精確的選擇則已經是陳詞濫調。”環顧四周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她們”開始掌管世界。也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想象有一天當女人掌管了全世界,世界將是什麼樣子。
同許多政治詞彙相比,“女權主義”都是一個聳人聽聞的字眼。現在,男人們不必再對這個字眼憂心忡忡,因為這個字眼看起來距離消亡並不遙遠了。不過,對於男人來說不一定是件好事——“她時代”的開始,意味著將有一個“男權主義”成為聳人聽聞的政治詞彙。
總結“她時代”這個顛覆的變遷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些第一次改變世界,入主政治的強勢女性。
女性主政,女總理的出現比女總統要早。
世界上第一位女總理是西麗瑪沃·班達拉奈克。1916年出生,是斯裏蘭卡已故總理班達拉奈克的夫人。她從1960年起,曾三度出任斯裏蘭卡總理,直至2001年在任上逝世。她也是至今世界上出任總理次數最多任期最長的女性。
歐洲的第一位女首相即是以“鐵女人”著稱於世的瑪格麗特·撒切爾。1925年生。1975年當選英國保守黨領袖。1979年該黨在大選中獲勝,她成為英國曆史上首位女首相,並三次蟬聯。1990年11月22日辭職。
拉丁美洲的第一位女總理是瑪麗·尤金尼亞·查爾斯。1919年生。1980年、1985年、1990年連續三屆出任多米尼加聯邦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