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拉脫維亞女總統維凱·弗賴貝爾:問鼎權利的頂峰(3)(2 / 3)

此外,在幾名候選人中,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潘基文一直處於領先優勢。在最近一次安理會15個成員國的內部投票中,潘基文已經獲得14張讚成票。維基耶·弗賴貝加要想後來居上,並非易事。

拉脫維亞民眾普遍認為,維基耶·弗賴貝加的強項在外交。她是這個國家的公關大使,而且語言能力出眾。除母語拉脫維亞語之外,她還能熟練運用法語、英語、德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

在國內,維基耶·弗賴貝加推行市場經濟,被人拿來與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相比;在外交上,她遊說西方國家領導人,強調加入北約和歐盟的意願,這又被媒體拿來與同為移民出身的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相比。

但是事情總有不盡人意的時候,競選聯合國秘書長的困難要比競選拉脫維亞總統情況複雜的多,困難也多得多,特別時遭到俄羅斯的反對。2006年10月5日,拉脫維亞總統新聞處發布消息說,在與愛沙尼亞和立陶宛領導人商量後,拉脫維亞總統瓦伊拉·維基耶-弗賴貝加決定退出聯合國秘書長競選。

拉總統新聞秘書埃娃·羅森貝加說,維基耶-弗賴貝加總統是根據10月2日安理會就下任秘書長人選意向性投票結果作出這一決定的。總統仔細地分析了形勢,她退出競選的決定是十分認真的。

拉脫維亞外長帕布裏克斯說,維基耶-弗賴貝加是波羅的海國家提名的候選人,她的參選使聯合國曆史上首次討論女性是否有能力擔任聯合國秘書長一職。

弗賴貝加與中國

中國是承認拉脫維亞恢複獨立最早國家之一,弗賴貝加對此非常珍視。更遠的來看,弗賴貝加認為中國政府沒有承認拉脫維亞是蘇聯的一部分,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對於拉脫維亞加入歐盟和北約,中國政府都給予了支持,另一方麵,中國加入WTO的時候,拉托維亞也毫不猶豫地站在中國這一方,中國是拉脫維亞最早設立使館的亞洲國家,而且駐華使館多年來一直是拉脫維亞在亞洲唯一的大使館。直到去年,拉脫維亞才在日本設立了其在亞洲的第二個大使館。所以拉中關係,換句話說,弗賴貝加和中國地關係一直都非常好。

弗賴貝加說,拉脫維亞雖小,但卻可以作為中國產品進入歐盟的大門。中國企業可以在拉脫維亞投資建廠,利用拉脫維亞的歐盟成員國地位擴大自己在歐盟市場的影響。在與中國的合作領域方麵,她說,除木材工業外,拉脫維亞在有機化學、固體物理和材料科學等方麵有優勢,希望拉中兩國能夠進行相關的應用研究,設立科研園區,繼而成立公司,向歐盟市場滲透。

弗賴貝加回憶起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2002年訪問拉脫維亞期間兩人討論連接歐亞大陸的“新絲綢之路”時的情景。隨著中國和歐盟新成員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交通聯係變得日益重要,“新絲綢之路”將對中國西部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她呼籲“新絲綢之路”沿途各國展現政治決心,通力合作。脫維亞將自己定位為物流和運輸中心。拉脫維亞雖然緯度高,但有三個不凍港,在荷蘭鹿特丹、德國漢堡等港口集裝箱處理能力已達極限的情況下,有發展成集裝箱港口的條件。

拉中之間的雙邊合作在不同的領域,如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等領域,取得了成功的發展。官方頻繁的互訪就是很好的證明。1997年5月,拉脫維亞外交部和中國外交部之間第一次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舉行,拉脫維亞外交部國務秘書馬瑞斯.瑞克斯亭思率團參加。2002年4月12日,第二次政治協商會議在裏加舉行。1998年12月3日,拉中議會合作小組在拉脫維亞議會成立。作為歐盟的成員國,拉脫維亞有興趣就人道主義問題,如人權、民族文化和宗教自治方麵與中國繼續進行建設性的對話。這種對話已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進行,在拉脫維亞已把它看作拉中雙邊關係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弗賴貝加支持中國加入國際貿易組織(WTO),這為雙邊經濟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就有關中國加入WTO的程序,拉脫維亞和中國於2000年簽訂了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