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際驅馳
紹元帝比風賀響響想得多,想得深,如果換風染來赴宴,風染絕對不會跟他進行什麼時事剖析,更不會冒昧地對他提出任何建議,風染要想表達這種意思,多半會直接帶兵壓境,直接逼迫合國,可是,這麼一來,紹元帝就不是主動要求合國了,將來王爵是王爵,但一定不是像陰國那樣的鎮國王。
紹元帝不大相信風賀響響的言論和行動,出於自己的見解,他猜,大約是風染派兒子來點撥自己,風賀響響的話應該都是風染教導的,風染想不戰而屈人之兵,想兵不刃血地合並掉喆國。喆國兵力再弱,再是不堪一擊,一旦開戰,也不能任人魚肉,鳳喆兩國總得死不少兵卒,從朝堂外交一途進行遊說合國,才是上策。
然而,紹元帝細想風賀響響跟自己的分析,覺得其中大有道理,自己的處境,確實隻有主動請求合國,以取得類似陰國那樣的地位和待遇,才是上上之策,才算是識時務。
早在聽聞鳳軍把汀國一路追殺到五裏店,並逼迫汀國宗室答允合國時,紹元帝就考慮過自己的處境,正是因為處境甚憂,正是因為惶恐不安,才會在皇宮設宴款待風染,想從風染嘴裏套取鳳國對喆國的態度。
紹元帝以為風賀響響所言,都是風染授意,那麼風賀響響說的,就將是鳳國對喆國的態度和立場。喆國合並入鳳國,沒有半點可商量的餘地,能夠商量的隻是喆國主不主動而已。
喆國跟陰國一樣,國小貧瘠,一直躲在汀國,陰國和索雲國三國後麵,東麵跟簡國隔赤麟江相望,周邊國家都不是好戰之輩,邊防相對平靜,同時不免安於享樂,便得國家積貧積弱。紹元帝亦正當盛年,不算昏聵,以前見識了索雲國廢除舊法的成果,還頗有跟進變革的想法,是相當有決斷之人,晚宴未終,便與風賀響響達成了喆國請求合並入鳳國的口頭協議。
史記:靖亂十三年冬月廿七日,喆國紹元帝向鳳國三皇子風賀公子表示願意將本國合並入鳳國。
隨後,由風染派出隨軍武參讚跟紹元帝草簽了合並協議,火速送回成化城,賀月又火速派遣了大臣前來跟喆國商議簽署合國協議。
風賀公子憑三寸不爛之舌,遊說紹元帝主動合國之事,在鳳國朝堂傳為美談,十二歲的少年能取得如此成就,避免了一場與喆國的戰爭,不能不令百姓們交口傳頌,津津樂道。
風染早就接到哨官通報,知道兒子說服紹元帝答允合國之事,當晚,風賀響響赴宴歸來,風染親自迎出營帳之外,把兒子擁入懷裏,輕輕揉按,隻差沒有下嘴去親,覺得自己辛辛苦苦帶養兒子,兒子給自己的回報,遠遠超過他的期望。風賀響響被父親摟在懷裏,倒覺得極不好意思,輕輕抗議道:“父親,響兒長大了!”不要在眾將領麵前還把他當個小孩子似的摟摟抱抱。
回了營帳,風染便叫風賀響響跟自己一起歇在帥帳裏,洗漱之後,風染便跟兒子睡在一起,慢慢地盤問兒子是怎麼說服紹元帝答允合國的,細細盤問兒子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要那麼遊說?為什麼知道朝堂上的情況?……
風賀響響知道瞞不住風染,便把賀月親自教導自己習政的事,從實招供了。
風染聽了,隻問:“你喜歡跟你父皇學習政事,便跟他學好了,瞞著為父作甚?”
風賀響響有些不安:“父親一向不讚成響兒習政,不想響兒……繼承父皇之位。”
“不想你繼位,為父是怕你將來會受到那位子的約束,過得不開心……人這輩子,不必去爭權奪位,自己過得開心,才是最要緊的……你既然喜歡處理政事,回頭跟你父皇說說,派你先去九部曆練曆練。”風染翻身,想替風賀響響掖緊被褥,被風賀響響一擋,拉著風染的手臂,塞進被窩裏,道:“響兒已經大了,該響兒替父親掖被子了。”半傾著身子,細細地替風染掖好被角,躺下來,往風染懷裏偎了偎,道:“父親的身體比以前好了,不像以前那麼冰冷了。”風染聽了,隻覺得心頭既是溫暖,又有些酸楚,抬手輕輕撫過風賀響響越來越英朗的眉眼,輕輕道:“嗯,響兒是長大了。”
“天晚了,睡吧,父親。”
自己兒子做成了這麼大一件事,風染如何睡得著?大約風賀響響沒想到自己能做成這麼大的事情,也沒有睡不著。雖然都睡不著,父子倆都怕天冷了,自己翻來翻去,扯動被褥,讓對方受了涼,便都忍著不動,假裝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