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全其美之法(1 / 2)

“記下名字……公布天下……能得到好名聲……“宇文哲話音落下,大殿上的眾官員頓時眼睛一亮。

“陛下,臣願捐一百兩。”

“臣二百兩。”

“唐儉大人豪氣,下官囊中羞澀,隻能捐五十兩了。”

不大一會,太極殿內,你多少、我多少的,吵鬧了起來,捐的多的,滿臉的得意,捐的少的,垂頭喪氣,李世民看著眼前的場景,驚愕的張開了嘴,“什麼時候,錢變得那麼好湊了,這還隻是上朝的這些大臣,這麼看來,隴右之地的大旱,的確不成問題了。”

其實這也就是建立在貞觀之治已經開始,百姓富足,天下歸心,官員盡責的前提下。

官員、百姓們有多餘的錢糧,才能捐出來,要是放在戰亂時代,自己都還吃不飽呢,誰管別人死活。

所有人都在討論,隻有長孫無忌一人,看著宇文哲,眼神裏閃過了一絲震撼,嘴裏喃喃自語,“既然有捐款這樣的方法,為什麼還要那麼鄭重其事的提及吐渾穀,那三千士兵駐紮在隴右邊境,隻有在吐蕃進犯的時候,才會進入吐渾穀國內幫助禦敵,不過要是吐渾穀花了三十萬兩銀子,恐怕就會把這支部隊當成自己的來用,花了錢了,不用白不用,這樣的話,這支部隊豈不是要進駐到吐渾穀國內,難道……”

魏征一直沉默,自從被李世民阻止以後,就像是氣的說不出話來,臉色劇烈的轉變,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在加上魏征原本就是執拗之人,直到現在都沒有拐過彎來,“銅臭味,滿身的銅臭味,國與國相交,要以德服人,我大唐是天朝,自然要幫襯屬國,這才是天朝應有的氣度!隴右大旱,又怎麼能讓百姓捐款,每年的賦稅,已經讓百姓們很是勞累了,這是要逼反百姓,給聖上帶來罵名啊!”

“是啊,好大的銅臭味,可是銅臭味不但救得了隴右的百姓,還能保證大軍的軍需,魏大人是聖人,即便眼睜睜的看著隴右之地的百姓而死,即便看著突厥肆虐大唐的土地,山河破碎,也不願被銅臭味沾身,竟會如此不明是非黑白,是對是錯。

百姓捐款怎麼了,全憑自願,一個銅板不嫌少,一綻金子不嫌多,誰就能保證一輩子沒有個災難嗎,現在幫人,是給自己以後積福。

你可知道,瀕臨絕望時身旁有人能夠救你,卻冷漠旁觀的那種感覺,而當災難輪到你的時候,你還有沒有資格奢望別人幫你,即便百姓全都死絕,你也要守住儒家那一套思想,難道,您真的是一個沽名釣譽之輩嗎?!”

宇文哲看著魏征的眼神裏帶著一些失望,聲音很平淡,就像是往常時在聊天那麼自然,可越是這樣,越讓人覺得無法接受。

“你……你……”魏征指著宇文哲,胸口劇烈起伏,最終噗的一聲,噴出一大口鮮血,身體萎靡了下去。

“來人,請禦醫,扶魏卿下去休息!”

李世民當即站了起來,看到魏征隻是扶著旁邊的柱子,呼呼的喘著大氣,這才鬆了口氣,道。

很快,兩個小太監上前來,把魏征扶了下去。

眾大臣驚愕的目光在魏征和宇文哲的身上轉來轉去。

以前都是魏征找別人麻煩,把別人氣的火冒三丈,如今卻輪到他自己變成了這個樣子,總會讓人覺得很驚奇。

臉色同樣那看的還有長孫順德,第一是宇文哲連理都沒理他,還沒等他發飆,就弄出了個捐款的方法,硬是把自己的話給生生憋了回去。

最重要的是,當自己喊出捐三百兩的時候,其他大臣都用一種“人傻、錢多,你在多捐點的吧!”這樣的眼神,看著他。

不就是說了句,“不可,我天朝上國,怎麼能向屬國伸手借錢,絕對不行!”怎麼就落到了這種地步。

長孫順德忽然覺得嘴裏的變得滑膩,還有一些腥味,嘴唇更是不敢張開,唯恐別人看到自己狼狽的樣子。

李世民點了點頭,隴右大旱,眾臣為難,卻上宇文哲三言兩語就給解決了,而且還找到了來錢的路子,這可是暴利啊。

再說了,需要用兵的小國又不止吐穀渾一個,再用點手段,挑一挑那些小國之間的關係,那銀子還不是嘩嘩的往回流,能站在太極殿的大臣有幾個是愚笨的,根本不用宇文哲在說什麼,以後各個方麵的細節,和如何發展,瞬間就有了一個大概的思路。

白花花的銀子觸手可得,也就有限的幾人還抱有天朝上國,禮不可費的觀點。

李世民確實是自戀,不過這些年的東征西討,連自己的親兄弟都下的去手,腹黑程度估計沒誰比的上。驚愕於宇文哲的方法也隻是這一瞬間,隨後嚴肅陰沉的表情轉變成了興奮,甚至有了一種隴右大旱,是一件好事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