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哲帶著眾人離開了皇宮,站在玄武門前微微歎息了一番。
既然已經收了李治和李貞,那麼在李世民的兒子裏,宇文哲就還準備繼續,收下值得教育的皇子。
比如李世民的第十子,李慎,與李貞正好相反,李貞好武,而李慎好文,在前世的曆史上,擅長文史和觀察星象。
隻是現在沒有好的借口,隻能拖後再說。
宇文哲回到長安,並不是說,就真的隻剩下給李世民寫小說看。
王玄策回到長安後,接管暗衛,雖說還沒有當麵和他彙報過,但是這其中的問題,一定少不了。
最明顯的,尋芳閣明明已經接手,但是自己信任的人,沒有一個能不留痕跡的安插進去,這對於王玄策來說,完全是一個陌生的領域。
火藥坊也有了新的進展,就像宇文哲早就預料到的,人民的創造力是無限的,炮彈被製作了出來,比之單純的黑火藥爆炸可厲害多了。
在這一點上,宇文哲不得不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畢竟,對於這種程度炮彈的製作,他當初也沒有留在記憶裏。
隻是空有炮彈,卻不知如何利用,這就需要他來解決了,如何鑄造炮管,如何製作引線,他可是很清楚的。
這些都是需要他出手解決的,要不是因為想躲在皇宮裏躲躲清淨,就在尋芳閣到手的那天,就應該開始著手暗衛的布置。
隻有把整個長安的煙花之地全都掌控在手裏,暗衛才能說基本完成了長安城的係統覆蓋。
因為這一次李治、李貞、高陽一起出的宮,宇文哲獨自一人無法照料周全,所以有一隊禁軍將士,喬裝成了百姓的模樣,跟在了身後。
畢竟,宇文哲回來的時候,李世民就說了,讓宇文哲兼顧禁軍統領的職業,李鄴嗣就在宇文哲來後的幾天,帶隊去軍校了。
回到曹府後,才發現整個府邸並沒有剩下幾個人,隻有小琴和曹夫人在家,其餘眾人全都跟著老夫人去了興教寺。
“林哲,你寫的書到底藏在了哪了?”
高陽對於這場佛教盛典並沒有什麼興趣,而是站在宇文哲的小院前,說什麼也不肯離去。
宇文哲看著高陽火熱的神色,不由得撇了撇嘴,就是擔心眼前這一幕,所以才把好東西全都藏了起來,怎麼可能在你麵前就拿出來!
宇文哲帶著幾人在後院坐了一會兒,李治和李貞就坐不住了,高陽原本對這種熱鬧的地方,同樣是十分感興趣的,隻不過因為心裏都裝著小說,所以才沒有顧及的上。
對於佛教,宇文哲心裏其實是十分抵觸的,但是老夫人信佛,求個心安,宇文哲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正好今天興教寺熱鬧,帶著李治和李貞去逛一逛也好,就當成促進師生感情了。
據說,今天興教寺的主持,道嶽大師,會出關講經,整個長安信奉佛教的基本上已經全都去了。
道嶽大師可不是一般人,在佛教是最為德高望重的大師,就叫李世民見到後都是十分客氣的。
今天道嶽大師閉關九年期滿,所以要開壇講經,根據眾生的根基隨機施教,給世人解惑。
興教寺已經傳出了道嶽大師的話,這一次會有三位有緣人,得到道嶽大師親自解惑。
興教寺,又稱“大唐護國興教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中國佛教八宗法相宗祖庭之一。
可以說,興教寺在當時來說,是唐朝佛地最為正統威嚴的地方。
在宇文哲的前世,玄奘法師便長眠與此。他的弟子窺基法師和圓測法師也歸靈於此,陪伴在玄奘靈塔左右。
道嶽法師開壇講經,足以成為一場佛教盛會,所以曹府在老夫人的帶領下基本上全都去了。
佛教在唐朝時期,已經大規模傳入中土,佛教的信徒基本上已經超過了本土的道教。
尤其是官宦人家的家室,大多數都是佛教的信徒。
佛教講究看破一切,跟避世差不多,而女性總歸比較柔弱一些,對於佛教來說,是最好的信徒,而且女生是感性的,不管為了什麼,隻要覺得這件事情做的值得,就會大筆掏銀子,甚至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興教寺外。
完全稱得上是人山人海,還離得的興教寺老遠呢,就已經人頭攢動,空中飄著淡淡的香燭味,嗅著有種沉腐的味道。
宇文哲帶著倆皇子一個公主,擠在人群裏,有禁軍將士開路,雖說速度並不快,但是並不像其他來湊熱鬧的人那樣擠在一起。
興教寺很大,隻是大門,就快趕上長安城城門那麼高,離得很遠,就能看到大門頂上的五個大字,護國興教寺。
這五個字,還是當年李淵在位時,給提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