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太極殿。
李世民看著手裏的折子,顯得異常沉重。
“李淳風昨天晚上出關了?”
“陛下,根據暗衛反饋回來的信息,確實如此!”
王德點頭,道。
“六年了,自從李淳風給出了推測,就開始閉關,一直閉關了六年,真是發生了太多的事!”李世民感慨,道。
“陛下,要把李淳風召進皇宮嗎?”
王德道。
“先不用,李淳風出關,應該會去接觸宇文哲吧,先等一等,朕想要知道,李淳風會得出什麼樣的答案!”
“陛下……”
“不用說了,朕心意已決,如果宇文哲真的能為朕的大唐帶來萬世基業,朕就重新啟用他,而且立刻下嫁高陽,曹家姑娘的墓碑也找到了,他也在太極殿殺了侯君集的侄子,心結應該解開了吧!”
李世民深呼了口氣,道。
“當初陛下的旨意是把宇文哲逐出軍隊,永不得啟用,大臣們會不會反彈!”
王德擔憂的問道。
“朕確實是下旨,宇文哲永遠不得回歸軍隊,可是,朕沒說過他不能為文官,為朕的大唐出謀劃策!”李世民道。
王德啞然,張了張嘴,愣是什麼話也沒有說出來。
不愧是當皇帝的,不要臉也能那麼理所應當。
“陛下,如果李淳風確定,宇文哲會為大唐帶來災難,怎麼辦,任何的可能都要做好相應的準備才是!”
王德的話讓李世民沉默了下來,要是以前,誰若是威脅到了大唐的安全,當然是直接殺無赦。
可是現在卻不是那麼容易就能下達這個命令的,李世民忽然間有了一種後悔的感覺,後悔當初認定宇文哲就是帶來大興的那個人,弄得現在太過於被動了。
“罷了,如果李淳風認定宇文哲會為朕的大唐帶來災難,朕依然會把高陽嫁給他,可是,以後宇文哲隻能在朕的眼前生活,而且,必須死在朕之前!”
李世民的聲音異常堅定,王德知道,作為一個帝王而言,李世民已經做出了最大的讓步。
至於讓宇文哲死在他之前,是因為,李世民覺得,除了自己,李承乾若是登基為帝,根本就鎮伏不了宇文哲,這才是最大的危機。
畢竟,李承乾現在還是儲君,李世民還沒有產生放棄他的念頭。
“那公主的嫁妝?”
“不是已經準備好了嗎?就在宇文哲還在征戰突厥的時候,你去一趟禮部,讓孔穎達選一個好日子,隨後去曹府通知一聲,朕要在城襄成婚之前,把高陽嫁出去!”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顯得有些疲倦。
王德見狀,躬身退出了太極殿,很快就消失在李世民的視線裏。
李世民隨之起身,離開太極殿,向著立政殿走去。
腳步邁動間,李世民的呼吸變得沉重,那種期盼之意毫無掩飾的散發而出。
………………
隴右之地,自從高士廉帶著食鹽的煉製之法到來之後,隻用了很短的時間,隴右道的麵貌就來了一個大變樣。
以前總是需要朝廷支援的隴右道,搖身一變,變成了在整個大唐範圍內都炙手可熱的地方。
全國的商人蜂擁而來,各方勢力,全都盯上了這一處寶地,完全是因為食鹽所帶來的巨大利益。
原本,隴右道最大的作用,就是一處軍事要道,屯著大量的兵力,百姓人口不多,這才一年,完全變了樣子,成了一個商業發達之地。
隻要有一種經濟支撐,就會帶動許多的周邊產業,這在隴右之地得到了認證。
原本,李世民派高士廉來坐鎮隴右,提煉食鹽,目的是為了震懾各方勢力,高士廉德高望重,確實是做到了。
但是,他震懾的也隻是明麵上的勢力,比如大唐的這幾個大家族,對於煉製食鹽的方法可是十分渴求的。
對於暗地裏的勢力,高士廉就沒有了威懾能力,自從食鹽開始提煉,超出以後,意圖闖進廠房,或偷、或搶,奪取方法的事件,數不勝數,基本上就沒有停過。
對於這種情況,都是趙國帶領暗衛人員給攔下的。
趙國帶來的人員有限,再加上隴右之地原本就是一處十分惡劣的地方,民風彪悍,所以暗衛的發展十分緩慢。
到了後來,保護煉鹽配方都被占據了所有的精力,甚至暗衛的發展完全停滯了下來。
不是趙國的能力不行,而是環境太過於複雜,以自己還沒有站穩腳跟的暗衛之力,去對付那麼多勢力的暗中行動,到了現在還沒出差錯已經難能可貴了。
“大人,這是今天的第三批了,兄弟們快頂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