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沂水縣城池內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合丹終於感覺到末日來臨。Ww W COM
城中斷糧已經有大半個月,這些日子一直都是依靠殺馬來維持軍士的開銷,戰馬可謂是蒙古鐵騎的第二生命,現如今已經逼迫到要殺戰馬維持生計的境地,可見蒙古鐵騎軍士的鬥誌已經蕩然無存。
軍士之間的衝突不斷,有人要殺馬維持生命,有的人誓死都不願意殺掉戰馬,這樣的爭執甚至導致了軍士之間的搏殺,鬧出了很大的動靜。
合丹親王無法平息幾乎每都要出現的軍士之間的自相殘殺。
從斷糧的那一開始,合丹親王就期盼著明軍能夠起對沂水縣城池的進攻,哪怕是用火炮來轟炸,這樣也可以讓諸多的將士殺出去,與明軍軍士痛快的廝殺,可惜的是,他的願望始終都不能夠如願,城外的明軍軍士就是不進攻。
氣候已經逐漸涼爽起來,進入到秋高氣爽的季節。
秋季本是讓人神清氣爽的集結,可是合丹已經被壓得抬不起頭來,他的頭全部都白了。
曾經有軍士試圖殺出城去,可惜無一例外都橫屍在城門外麵,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的衝出去,如此情況之下,自然不會再有人去冒險了。
絕望的氣氛在城中蔓延,加之每都有殺馬與護馬的衝突,讓合丹已經難以承受了。
如此的情況延續下去,合丹清楚,支撐不了多長的時間。
合丹的腦海裏麵,一直都冒著一個念頭,那就是與明軍談判,這看上去很是荒謬的想法,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實施的想法,卻一直都盤旋在合丹的腦海。
沒有資本是不大可能談判的,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可惜合丹現如今已經想不明白了。
談判代表派遣出城的時候,合丹打起精神,開始整頓城內的秩序了,畢竟這麼多人需要活下去,不能夠因為幾匹戰馬,就導致軍士之間的殘殺總是延續。
吳邵剛得到稟報的時候,正在看著開封府城送來的奏折和信函。
幾乎就在得到奏報的時候,吳邵剛就做出了決定,他不會見合丹派遣來的使者,開什麼玩笑,沂水城內的蒙軍,結局隻有一個,那就是被完全的剿滅。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吳邵剛甚至命令大軍原地駐紮,沒有朝著濟南府的方向開進,且在沂水一帶部署了大量的兵力,防止大都方麵派遣大軍馳援,在這個過程之中,大都方向的確是有斥候前來偵查的,不過絕大部分的斥候都被生擒。
糧草也源源不斷的運送過來,保證大軍的開銷,消耗的錢財數以萬計。
辛辛苦苦忙活一場,難不成還要給沂水城內的蒙古韃子放生的機會,怕隻有精神出現問題的人,才會做這樣的事情。
因為吳邵剛的態度事宜,合丹派遣來的使者,甚至沒有見到蔡思偉、張玨和呂文煥等人,僅僅是一名軍官出麵,沒有多少的交談,告訴使者,城內蒙軍唯一的選擇,就是打開城門投降,否則沒有活命的機會。
合丹派遣的使者,泱泱的離開了。
蔡思偉等人,也來到了臨時中軍帳。
看著一齊進來的眾人,吳邵剛微微的歎了一口氣,看樣子他的決定需要做出改變了。
“皇上,臣建議對沂水縣城池起進攻,已經一個月時間,城內的蒙古韃子早就無法維持了,臣知曉皇上是為著諸多的將士考慮,免得有傷亡,不過下官以為,就算是對沂水城池內的蒙軍起進攻,也不會有多大的傷亡。。。”
蔡思偉這一次倒是的很是幹脆,意思也很明確。
其實吳邵剛已經在思考了,一個月時間過去了,大都方麵並未派遣來軍隊救援,情報署獲取的情報,因為大元朝廷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獲悉這一切的漠北草原的海都,蠢蠢欲動了,意圖趁著這個時候,登上蒙古大汗的寶座,這肯定是忽必烈不能夠容忍的,故而忽必烈的主要注意力,尚且在穩住漠北草原的局勢上麵,暫時顧不上山東的事宜,如此情況之下,吳邵剛想著引誘蒙軍前來救援的計劃,基本不能夠實現了。
蔡思偉剛剛完,吳邵剛揮揮手開口了。
“蔡思偉的不錯,朕看也是沒有必要拖下去了,合丹也是利令智昏了,居然派遣使者前來談判,朕豈會和必敗之人談判,三日之後起對沂水的進攻,一之內必須拿下。”
鼎坤炮開始怒吼的時候,合丹已經無所謂,他有了解脫的感覺。
派遣的使者回到城內的那一刻,合丹的心就完全死了,他知道在劫難逃了,想想也是,什麼資本都沒有,居然想著與明軍談判,人家憑什麼與你交易,明軍提出的要求很是苛刻,唯有投降一條路,沒有其他的出路。
投降是不可能的,合丹是蒙古親王,怎麼可能屈膝投降,就算是戰死也不可能低下高貴的頭顱,當使者垂頭喪氣回來的時候,合丹就知道,最後的那一即將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