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辦起來就順利的多。再加上蘇任眼看著就要離開長安,所以就更加迅捷。另外,當皇帝專門發來指導意見之後,無論什麼部門或是扯皮雙方,再也沒人敢於阻礙。蘇任的婚事用了兩就定了。
驚喜來的太突然,董倩這幾連屋子都不敢出,與她一般心情的還有冷月。也不知道是蘇任腦子進水了,還是那根線搭錯了,非要兩個一起娶。於是乎一夫二妻的製度從蘇任開始形成,也成了長安城那些想要納妾的男人用來搪塞妾的借口。
董仲舒本就瞧不上蘇任,又聽到蘇任要把自己的女兒和冷月一起娶進門,心裏就更加不是滋味。他不知道冷月的真實身份,以為自己的女兒受了委屈。起來冷月受的委屈最大,霸王之後,要和別的女人分一個丈夫,若在秦末,霸王能扛著大戟屠城。
文黨笑嗬嗬的道:“董兄,我倒覺得子恒此意很好,兩個孩子都對子恒有情有義,偏了誰都不好,與其分個主次,不如全都是妻,這些我也看了,冷月姑娘性子軟,從不與賢侄女相爭,今後這蘇家還是賢侄女當家!”
“哼!”董仲舒冷哼一聲:“你的意思是我的女兒霸道?配不上那子?”
“嗬嗬嗬……”文黨依然笑道:“賢侄女怎麼會霸道?賢侄女賢良淑德,子恒能娶到她乃是先祖保佑,再,子恒雖然油滑,倒也是堅貞之人,當年在蜀郡不少人家踏破了蘇家門檻,子恒矢誌不渝,何況子恒大才,董兄也是看在眼裏,如此良媒,董兄何必心中不暢?”
“哎!”董仲舒歎了口氣:“到了這個時候啥都晚了,陛下已經下旨賜婚,就算我想要如何也不能了。”
“這就對了,我看此事不宜久拖,子恒赴任在即,盡快把事辦了,也好讓子恒無後顧之憂,好替陛下分憂,南麵的越人已經鬧的不像樣子,聽會稽又派人發來文書,請朝廷決斷,雖是癬癤之癢,總歸不是什麼好事,能早一處置就早一處置比較好。”
“你就這麼有信心,那子一去就能解決?”
文黨點點頭:“董兄還是不太看好!不如我們兩個老家夥賭一把如何?若是子恒能解決,董兄不可再對子恒冷眼相對,如何?”
“若是他處置不了呢?”
“那就算我輸,董兄再怎麼他我絕不插話!”
董仲舒一愣,旋即又笑了:“你呀,真是個好老師。”
“哈哈哈……”
周禮是很繁瑣的,除了皇帝登基之外恐怕就算婚禮了。按照習俗,一場婚禮之前有各種各樣的儀式,“三書六禮”就是對其最好的解釋。所為三書,其一指的是聘書,是在訂婚的時候雙方家長寫給對方的書,表明兩人的婚姻是經過家長同意的,不是私定終身。
其二是禮書,白了就是禮物清單。聘禮的數量和質量直接關係兩家人的麵子。國人好麵子,所以聘禮越多越珍貴,明越重視,兩家的關係就越好,身份地位就越高。皇帝嫁女,往往一送就是數百裏的封地,這手筆誰也比不了。
其三便是迎親書。也就是去新娘家迎親的時候,給新娘家長的保證書。裏麵有新郎官的保證,如一心一意,永遠照顧你的女兒,這輩子隻愛他一個等等等等。
三書都有基本寫法,蘇任完全不用操心,身邊有文黨和司馬相如兩個大文豪在,三書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不定還能成為史上最有文采的三書。
除了三書還有六禮。古人的叫法分別是,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實際上就是提親、合八字、訂婚、送聘禮、選擇日期、正式婚禮,和咱們現在的步驟差不多。但是古人對於這些儀式有嚴格的規定,連之間需要相隔多少日子都清清楚楚。比當下當做走過場的情形要嚴肅的多。
文黨提出盡快,自然就會盡快。別人往往用一兩年準備的事情,蘇家用了五就到了迎親的步驟。大白馬上騎著蘇任,身後跟著霍金和黃十三,長長的迎親隊伍繞著長安城轉了一圈重新回到了蘇家。董仲舒和冷峻在長安沒有府邸,所以蘇任迎親的地方在蘇家,婚禮的地方還是在蘇家,繞一圈為的就是告訴長安人,自己結婚了。
衛青、李當戶作為禮賓走在蘇任的前麵,每人手裏提著兩隻大雁。這是有講究的,傳大雁對於愛情最忠貞,所以才將其作為獻禮送給新娘的長輩,表明自己對他女兒的愛。為什麼要兩對大雁,那是因為蘇任今要娶的是兩個新娘。也不知道衛青從什麼地方抓來的,竟然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