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
匈奴人與其是一個種族,倒不如是一個草原部落的聯盟。軍臣單於的父親老上單於將原本鬆散的草原部落進行了統一,這才有了匈奴帝國。到了軍臣單於這一代,對於各個部落的統治更加嚴苛。雖然各個部落之間還是相對獨立,但沒有人再敢挑戰單於的權威。
匈奴人全民皆兵,誰的部落大誰的拳頭就硬,身後的支持者就會多,他也就順理成章的可以將單於之位坐穩。軍臣單於的部落是他父親老上單於建立起來的,從規模上看無論是人口、牲畜還是麵積都是匈奴最大的。而且占據了漠北最好的草場,自然而然就是當仁不讓的單於。
作為單於如何控製他的帝國,這一點老上單於也給兒子想到了辦法。按照匈奴的規矩,卑於由左、右骨都侯輔政。以下置左右賢王、左右穀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
左、右賢王是地方最高長官。左賢王庭管轄匈奴東部,位於漢上穀郡直北方向;右賢王庭管轄匈奴西部,位於漢上郡以西地區,與月氏和氏、羌相接。除單於自統領的部落之外,全都歸這兩人管轄,可以看做是與單於並存的兩個最大勢力。
自單於、左右賢王,直至大當戶,都有自己的軍隊,可以單獨指揮作戰。其餘各級官吏,也是各大軍事首長。大者統萬騎,者數千,整個匈奴共有二十四萬騎;每萬騎各自置千長、百長、什長、裨王、相、都尉、當戶、且渠等官;都尉、當戶、且渠等各依部眾多少以區分權力大和地位高下,他們也就是各部落的的首領。
匈奴人和漢人一樣也尚左,左賢王地位和權力僅次於單於高於右賢王,通常由太子充任。然而,到了軍臣單於這一朝,情況似乎出現了變化。雖然也有左右賢王,可地位比老上單於時期低了很多。皆因為現在的左右穀蠡王超凡的身份。而且左右穀蠡王也出現了變化,於單身為太子,卻位居伊稚邪之下,這就有些奇怪了。
左右賢王和左右穀蠡王俱置庭於駐牧地。比如左穀蠡王伊稚邪王庭在陰山,右穀蠡王於單的王庭在榆次。這和大漢裂土封王差不多,自己手裏有人有兵,隻要願意就算是叛亂都可以。
就目前來,匈奴實力最大的還是單於,其次便是左穀蠡王伊稚邪。他們是兄弟,一個駐守漠北單於王庭,一個駐守陰山防備大漢,從某種意義上來,兩人在匈奴左右分化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一次南北分治。以蘇任的猜測,這種局麵有可能是老上單於故意搞出來的,目的就是讓自己最優秀的兩個兒子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
可是,老上單於似乎有些失算了。他沒見過漢人王朝中爭奪王位時兄弟之間的互相殘殺,現在單於的勢力稍強,伊稚邪隻能隱忍。若等到伊稚邪的勢力和單於奇虎相當的時候,恐怕匈奴人的末日也就不遠了。
對於蘇任被劫持的事情,於單的內心是有愧疚的。按照蘇任的法,他來塞外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於單,但作為地主的於單沒有盡到保護的責任,眼睜睜看著有人在他的地盤上將蘇任掠走,這對於於單來就好像被人狠狠打了一巴掌。
於單來向蘇任賠禮,沒帶禮物隻帶了兩個隨從,一個蘇任見過另一個是第一次見。章君悅已經得到於單的信任,很自覺的當起了於單的狗頭軍師。
先對蘇任深施一禮,於單歎了口氣:“蘇兄,本王這一次對不住你了!差一點讓蘇兄萬劫不複,幸虧長生保佑,要不然本王真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馬邑城中的那些人。”
蘇任擺擺手:“還得多虧大王照顧,聽霍金,馬邑城如今也上了軌道,咱們的生意做的很好。”
“慚愧呀,這都是蘇兄用人得當,本王也沒有做什麼,倒是多虧蘇兄厚愛,身陷重圍還沒忘記本王,生意一直在繼續,對本王的幫助也最大。”
蘇任道:“我與大王可算是朋友,若大王認我這個朋友,客氣話就不用了,咱們還有正事要。”這話,蘇任看了一眼站在於單身後那個年輕人。
於單點點頭:“請蘇兄名言,這裏沒有外人,給蘇兄介紹一下,這位是本王手下的一名將軍,他心往漢朝,所以給自己起了個漢人名字,叫趙信。”
“趙將軍?”
趙信拱手施禮,沒話,麵無表情的站在於單身後。
於單喝了口水:“實不相瞞,這一次父汗之所以答應將蘇兄接來王庭,正是需要蘇兄幫忙,蘇兄進城的時候也看見了,這金吾河兩岸住的人不少,足足十萬左右,皆因去年冬季漠北遭受雪災,不少部落的牲畜全被凍死,他們無家可歸所以才來到王庭,父汗為了此事已經頭疼了好幾回,蘇兄的到來讓父汗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