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窩闊台剛剛繼了位,正好借此篝火節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提升自己的威望,他似模似樣的講了一番沒有營養的話,明顯中氣不足,身子浮虛得很,坐在汗血寶馬上,一會兒就冒了汗,真是白瞎了一頭神駒。
小窩闊台廢話講完後,篝火節開始了,大草場的中央點起一個大大的篝火堆,參與騎射比賽的選手們,紛紛準備就緒,一時間,人喊馬嘶,熱鬧極了。
首先比試的是騎術,這不是比誰跑得快,不然,坐騎好的豈不占了大便宜,誰要騎一匹汗血寶馬,保準能得第一,騎術比賽,那是相當有技術含量的。
比試內容就是騎馬口摘旌旗,五十丈長的賽道,每隔一丈在地上插一麵旌旗,旌旗不準用手腳夠,隻準用嘴去叼,難度可想而知,完全就是考驗你的精湛騎術。
馬不能跑得過快,也不能跑得太慢,這比試不僅比誰摘的旌旗多,而且,還要比誰摘得快,技術含量那是相當的高。
騎術比試可不是人人都能參加,每個部落按照人數多寡,派出相應的選手參加,每一百個人派出一名選手,察哈克部落有三百多人,所以,派出三名草原男兒參加比試,趙良當然是其中一員,而且被寄予厚望。
參賽人數最多的是東道主窩闊台部落,他們有三萬多人,按照規定能夠參加三百多人,但這樣一來,顯得對其他小部落太不公平了,小窩闊台就假仁假義,說為了顯示自己的東道主的深情厚誼,就隻派一百人參加比賽,即便隻有一百人參加,那也占到了參賽人數的一半左右。
參加騎術比賽的有二百人,不一會兒,參加選手就集中到了一起,整裝待發。
大草場上中央有五個賽道,每個賽道的地上插了五十麵旌旗,每個賽道前都排著四十位選手,激烈的角逐馬上就要開始了。
裁判一聲令下,五個賽道的第一名選手噌的一下策馬就縱了出去,四周圍觀的牧民們發出了震天般的喝彩聲和加油聲。
隻見五名選手都用左腳勾住馬鐙,用右手拽著馬鞍,用嘴對著第一麵旌旗就叼了過去。
這可是技術難度極大的活兒,不光要求眼疾手快,還要求咬得極有準頭,否則,不但咬不中,臉或者鼻子還有可能被旗杆給撞傷。
第一輪選手看起來騎術都還不錯,但叼旗杆的技術還有待提高,過了十根旗杆,最多的也就叼到了五根旗杆,最少隻叼到了一根旗杆。
第一輪的五個選手,最多一人叼了二十二根旗杆,最少一人才叼住了五根旗杆。
草原兒女都率真豁達,沒有人喝倒彩,即便隻叼了五根旗杆的人,回到部落中也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比賽在熱烈的歡呼聲和喝彩聲中有條不紊的進行。
過了不到一刻鍾,就輪到趙良上場了,他在後麵已經觀察了半天,這個比試最大的難度就是叼旗子的頻率和速度,馬速不能太快,否則,還沒有叼起第一個旗杆,就到了第二個旗杆前,所以,一定要控製好速度,隻要速度得當,其實,難度並不是很大。
裁判一聲令下,趙良騎馬不疾不徐的往前走,到了第一個旌旗跟前,他往左一翻身,左腳在馬鐙上一掛,右腳在馬鞍上一勾,張開嘴,極其穩當的咬住了第一麵旌旗。
趙良整個動作極為幹淨利索,更匪夷所思的是,他用兩隻腳掛在那裏,這種騎術比一般人強多了,剛才的那些騎手都是左腳掛在馬鐙上,右手抓著馬鞍,要是像趙良這樣,估計很多人都會直接掉下來。
周圍的人見趙良如此精彩絕倫的騎術,不由都大聲喝彩起來,尤其以察哈克部落的人聲音最大,查爾木和英拉的巴掌都快要拍紅了。
趙良氣定神閑,不疾不徐,用嘴叼下一麵旌旗後,往地上一放,馬上又叼住了下一麵,整個過程一氣嗬成,猶如行雲流水一般。
周圍的人看得都呆住了,還有人開始給趙良數數。
“二十三,二十四。”
當隻剩下三麵旗子的時候,很多人都屏住了呼吸,馬上就能見證奇跡的發生。
“四十八,四十九,五十。”
嘩嘩嘩,整個草原上爆發出震天的掌聲和歡呼聲,所有人都被趙良高超的騎術所折服,真是太精彩絕倫了,就連窩闊台部落的族人也發自內心的鼓起掌來,草原男兒最敬佩英雄,哪裏管你是不是來自大部落。
當趙良策馬回到察哈克部落時,整個部落沸騰了,人們紛紛湧過來,將趙良抬起來,拚命的拋向天空,嗷嗷的叫喊著,趙良十分享受英雄般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