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節:偷雞得逞(1 / 3)

三位苦行僧大師滾落回地麵時,久久沒有反應。當大家以為三人都死了的時候,其中一人才伸了伸腿腳。緊接著,另外一人也有了動彈。兩人有了反應後,很快就蘇醒了過來。而他們中間的小師弟,卻依舊沒有任何反應。

兩人艱難的伸出一隻手,摸了一下小師弟的氣息。體溫近乎沒有,心跳異常微弱,氣若遊絲。若是一般人受那麼重的傷,早就死翹翹了,也隻有生命力異常堅韌的苦行者,才能堅持到現在還有氣息。但小師弟的傷勢,恐怕也活不了幾分鍾了。

兩人抓住時間,幾乎帶著低吼,艱難的撐起身體,然後又將小師弟夾在中間,步履蹣跚的走向驗證人員。就那麼二三十米遠的距離,但對於此刻的他們來說,卻比走萬裏長征還難。

終於,兩人夾著一人到了終點。兩人如同抽掉了骨頭般快速坐了下來,雙手合十,就地恢複實力。而他們的小師弟,則倒地不起,他們也再沒任何力氣去攙扶。

其他和尚見如此模樣,雖然知道輸了,但對於三位大師表現出來的韌性,卻是佩服不已。快速攙扶倒地的大師,然後幫著打坐的兩位大師恢複實力。

枯榮老和尚卻突然說道“所有人都退回去,三位師弟是苦修行者。困境越是艱難,越要獨立麵對,否則會影響了他們的道心。”

眾和尚聞言,均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三位苦行大師明顯已經氣若遊絲了,苦越大師更是倒地不起,您怎麼可以讓他們就這樣躺在地上?任由他們自生自滅?您這是對三位大師的懲罰嗎?

“阿彌陀佛,苦行之真意為自我節製、自我磨礪、拒絕物質與肉體的誘惑、忍受惡劣環境的壓迫。三位師弟乃苦行路上的真者,一切艱難困苦皆是福,過了便得道,不過既無道。且勿改變其道心,擾亂他們的修行。”枯榮老和尚說道。

眾人聞言,唱了一句‘阿彌陀佛’便轉身而回。

“嗬嗬,這就是佛門的菩薩心腸嗎?貌似比我們魔門的人更殘忍啊!”魔君諷刺道。

枯榮老何不理他,隻是埋頭打坐,念他的佛經。

“師傅,這真的是佛門?他們怎麼可以見死不救啊?那個倒地的老和尚,恐怕隨時都會死吧?這些人好歹也是築基期圓滿強者,難道他們就不知道珍惜一下?”光頭佬走近秦淮身邊,無比震驚的說道。

“不是他們不想救,而是不能救,救了就違背了他們的教義,違背了所謂的道心。”秦淮說道。

繼續說道“苦行者內有一種說法:一個人要經曆多次輪回,體驗幾生困苦,才能進入天堂,得到神的關照。而那些想要走捷徑進入天堂的人們,便使用各種方法磨礪自己,踐踏自己,用一生去體驗幾生的痛苦,既是所謂的‘苦行者’。”

“他們從修道開始,就選擇了這種最吃苦的修煉方式。越是吃苦,越是能讓他們的精神得到釋放,也就是所謂的境界提升。以至於在修行的路上,他們大都會盲從的一路黑走下去,哪怕到了現在這種情況,到了即將死亡的時候,也很少有人會改變初衷。”

“至少還完好的人肯定不會改變初衷,至於那三位即將死亡的苦行大師,心中或許有一絲絲悔意吧,更多的恐怕是沒有。”

“宗教人的意誌最凝聚,神說是什麼,教徒就會做什麼。哪怕讓他們馬上去死,盲從的教徒也會心甘情願。當然,這個神隻是主持,是古老傳下來的規矩。所以對付宗教人士的時候,最不好辦。因為他的精神意誌已經完全寄托在了‘神’的身上,不到死亡的最後一刻,是不會悔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