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前線軍情戰報!”高毅將一份標記有綠色記號的的電文交給李衛東。
“好!非常好!吳少霆幹得很好!全殲了一個日軍步兵聯隊!”李衛東嘴角浮起微笑。首戰告捷,日本人被坦克團撞的頭破血流。
“是啊!不過有些可惜的是,沒有繳獲那麵聯隊旗!”李衛東很是貪心不足蛇吞象的說道。
對於日本陸軍軍旗,李衛東十分想繳獲一麵,作為自己的珍貴收藏。作為一名偽軍迷,李衛東當然理解軍旗對於日本部隊的重要性。
1870年,也就日本明治三年,日本政府是以‘太政官布告’的最高法令形式發布定製軍旗,稱作“陸軍禦國旗”。
它是從日本國旗‘膏藥’旗演化而來的,因為四周有16道血紅的光芒線,所以又被稱為旭日旗。
且陸軍軍旗三個邊飾有紫色流蘇,木製烤漆旗杆頂部,有一個三麵體的鍍金大旗冠,三麵均為日本天皇家族的16瓣菊花紋浮雕族徽圖案。
1874年1月23日,日本明治天皇親自對近衛步兵第一、第二聯隊親授軍旗為肇始。此後但凡日軍新編成的步兵以及騎兵聯隊,都必由天皇親授軍旗,作為部隊團結之核心,將士對軍旗之精神,舉世無比。
而作為天皇親授的軍旗,僅為成建製的步兵聯隊和騎兵聯隊才擁有,所以也稱為聯隊旗。按日本陸軍的規定,軍旗在則編製在,軍旗失則編製裁。
所以軍旗在日軍內部是一個非常要緊東西。有聯隊中一名最優秀的少尉軍官擔任旗手,並專門設一個軍旗護衛中隊來保護它。
而正因為如此,在二戰期間,盟軍部隊的將軍們都渴望繳獲到日本軍旗,但一直都未能如願。而同樣了解日軍軍旗意義的李衛東當然也有此想法。不過可惜的是,平穀原一聯隊旗被日軍燒毀,沒來得及繳獲。
因為在日軍戰鬥條令中規定,當判斷戰局有全軍覆沒危險時,應焚燒軍旗。但不管遭遇怎樣的敗仗,日軍都有燒掉軍旗而後自殺的時間。
吳少霆指揮的海南軍坦克團撕碎了日軍防線,並擊斃了聯隊長平穀原一,但那麵153聯隊旗還是還是在旗手的手中化為飛灰。
“將軍!不用灰心,以後的仗還多著呢,有的是機會!”參謀長葛長明看出李衛東的失落,不由得勸解。
對於這個最高統帥,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有時候鐵血冷酷的統帥大人,有時候卻會犯小孩子脾氣,就比如像現在。
廣州城外,海南軍坦克團指揮部。
“報告團座!日軍第28挽馬師團正向廣州城靠近,預計兩小時後與我方相遇!”團部電訊員向吳少霆報告。
“日軍第28師團!井上原野的師團?!他怎麼會來廣州?”吳少霆驚詫道。按海南軍情科傳來的情報,日本第28師團是北上,直奔杭州而去的,實現戰略上包圍國民政府首都。
暫不提吳少霆的詫異,當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就知道坦克團不能再往前推進了。一方麵是因為坦克團已經連續血戰兩場,攜帶的彈藥消耗過半。而且南方多雨水,縱橫交錯的河道會影響坦克團衝鋒隊形的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