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章 雷霆行動(1 / 2)

時間不知不覺的走到了五月中旬,南方的氣候也逐步升溫,炎熱的陽光烘烤著地麵,就連一項勤快的車夫都躲在陰涼處歇腳。

北方戰局,南京政府不作為的消極抵抗,使得北方戰局全方麵惡化。日本華中派遣軍一路長驅直入,最快的日軍21師團兵鋒已經直指南京城下。

而海南陸軍隨著大半月的修整,將士們也回複了戰鬥力。或許是受到海軍大海戰勝利的激勵,都憋著一股子力氣。

所以,陸軍新階段作戰計劃被提上了議程,李衛東指導統帥部還拿出來了一封作北上戰計劃--雷霆行動。

曆史的車輪向前碾動,悲劇就是讓人銘記以及吸取教訓。南京陷落的後果,沒有人比李衛東更加了解,而他也無法無動於衷的眼看著這場無數國人悲殤曆史悲劇再次重演。

這是一場規模宏大的作戰計劃,輪廓了海軍、陸軍以及空軍,參戰的部隊更是達到了海南軍總兵力的多半,甚至可以說是一場賭上命運的一戰。

當這份瘋狂的計劃拿出來以後,細算下來的兵力投入,震驚的不隻是軍部的參謀們,就連這份計劃的主持者李衛東都暗暗咋舌。

且計劃中還需要動用傘兵部隊,他們的目標是從海南島本土經福建短暫修整後到達南京地區,奪取南京東部的鎮江大橋,從而切斷江南日軍與華北日軍的聯係。

而進一步戰略目標則是在奪得這些橋梁的控製權後,趁南京城下的日軍立足未穩之際,寧國縣第一野戰軍進攻丹陽地區的日軍師團,海軍則是自海上牽製日軍駐長江的分艦隊。

為了這個計劃,海南軍必須要投入至少兩個野戰軍的兵力,以及坦克旅、空軍傘兵師等其他部隊。軍事行動計劃規模的龐大令人歎為觀止,但同時也讓參謀部以及後勤部的軍官們頭疼不已。

統帥參謀部軍官一遍又一遍的在軍事沙盤上推演,預想了任何可能遇到的困難和變故,兵力分配甚至計算到了步兵班一級單位。

統計和掉配是個繁雜的工作,後勤部更是需要夜以繼日的調集物資,軍事物資生產訂單如同雪花一般飄到工廠主的手裏。

海南軍統帥部,參與行動計劃的軍官們在這裏做著最後的安排。

“高副官!請你介紹下我軍偵查機拍到的情況!”會議開始,總參謀長葛長明說道。

聞言,高毅立即來到照片放映機前打開的牆壁上的白色熒幕,拉上房間內的窗簾,室內光線頓時顯得有些昏暗。

很快,投影儀在熒幕上照出一張黑白色的照片。從畫麵上來看可以看出這是從很高的空中拍攝的,那是一座橋梁上麵布滿了螞蟻般大小的過河部隊。

調整好投影儀,高毅指著投影出的照片說道:“這是鎮江大橋,兩個月前日軍攻占了這裏,駐守的國民軍部隊一槍未放就跑了。而大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華北山東等地的日軍可以由這裏跨過長江,投入華南戰區作戰。所以,它的控製權可以說極為重要。”

整個行動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空降部隊的作戰任務,我軍空降傘兵第一師的八千多人負責攻占這座鎮江大橋以及附近地區。

二,以海南軍軍第第一、第二野戰軍為主的地麵部隊一路向北推進,由海南軍坦克旅為先鋒部隊撕開日軍左翼防線,包抄南京城外的日軍部隊。

不過理想是豐滿的,先是卻是骨感的!完成這個計劃的難度,不亞於一次全麵反攻作戰。

而其中這主要考驗的就是部隊之間的配合,空軍傘兵部隊成功後,地麵坦克就必須撕裂日軍防線,抵擋住日軍的退路。如果時機沒能把握好,很可能導致空軍傘兵部隊陷入日軍重圍。所以,李衛東在這個計劃上是慎之又慎。

“將軍!第一野戰軍的位置在宣城,與鎮江的直線有距離101公裏。這麼長的距離對於坦克旅來說難度很大,而且還不包括途中會遇到的各種情況!”一名少校軍官說道,這個問題是必須要考慮的。

江南河道縱橫且水域環境複雜,從海南軍第一野戰軍的駐地與其突擊的目的地鎮江河岸之間,必須通過多個障礙,包括數條河川支流以及湖泊。

整個行動的目標就是同時攻下橫跨這些水域的橋梁。坦克旅遇到跨越較小河川的橋梁如果無法攻下時,就需要工兵部隊搭設臨時橋梁通行。

對於這個問題,第一軍軍長江濤最具有發言權了。隻見他解釋道:“對於坦克旅的後勤問題難度不大,第101師已經完成了半機械化換裝,有他們的協同掩護,坦克旅的進攻難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