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全線進攻(1 / 2)

如何快速攻破一道敵軍防線?麵對這一問題,崇尚大軍團作戰的朋友或許會給出這樣的答案。

以點破麵,集中大量精銳兵力,在高強度火力支援之下撕裂對方防線,接著後續部隊縱橫穿插,分割包圍敵軍有生力量。從而贏得一場戰役的最終勝利。

但這一看似最適合海南軍作戰的戰術原則,放在當前的情況下,卻並不一定好用。

以點破麵的進攻方法,適合的是敵軍防禦工事集中,戰場是較為適合坦克集團作戰的開闊地形。

而眼前的南京戰場卻亂成一鍋粥,圍繞著南京城,中日雙方大約投入了四十多萬兵力。

有海南軍占據的陣地,中央軍的防區,以及日軍各師團的防禦陣地,雙方部隊交織在一起。

當前這樣的戰場環境,很明顯不適合使用以點破麵的進攻方式。

尤其海南軍的火力優勢完勝日軍,而日軍深入作戰得不到有效的後勤補給。

所以大規模、高強度的攻勢對海南軍而言,一點也不吃虧。

李衛東作為海南軍最高統帥,對於戰略性作戰指揮,還是有一定的獨到之處。

再者說了,就算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吧!在統帥部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熏陶,總會漲些見識的。

在己方傘兵部隊占領鎮江大橋,切斷與江北日軍的聯係後,他敏銳的就意識到戰場局勢即將有變。

既然攻克南京的計劃已經無法實現,甚至還有可能遭到海南軍與中央軍的前後夾擊。

日軍指揮官隻要不是腦袋被驢踢了,極有可能知難而退,放棄進攻南京計劃。

果不其然,很快統帥部的參謀們就從日軍部隊的調動中,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

日軍大部分主力師團均有後撤的跡象。例如,海南軍駐守的05號高地對麵的日軍第五十師團,就因為傷亡過大撤出一線陣地。

事實上據參謀部的估計,日軍第五十師團的傷亡並不巨大,遠遠沒有到需要輪換的境地。這麼多可疑的跡象,更是讓日本人的下一步動作呼之欲出。

而麵對日本人可能收縮兵力的計劃,李衛東清楚的知道,當前最好的選擇就是放棄消耗戰,和日軍堂堂正正的打一場大規模的戰鬥。

從戰術層麵來說李衛東決定實行全麵進攻,通過大規模作戰來拖住日軍後撤部隊,多線開戰增加攻擊麵,尋找可乘之機擊潰日軍。

而當前的情況是,長江以北的日軍依舊在猛攻鎮江大橋,南京城東線日軍和中央軍打的激烈,杭州的海南軍繼續向北推進。

所以,李衛東明確的將眼光喵向了地處鎮江東南方的丹陽城。

丹陽地處長江中下遊地區,地勢多平原,鐵路交通十分便利,是東西調兵的交通要道。

可以說占據了丹陽城,就是給了華南日軍的致命一擊。海南軍鎮江與丹陽連成一線,對進攻南京的日軍部隊形成合圍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