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主下葬那天,除了李妃和吳才人之外,隻有寧妃以及梨伩到了。
因是夭折,所以三公主不能下葬在皇陵,隻選了一塊風水寶地便匆匆下葬了。
李妃泣不成聲,寧妃和梨伩也是一臉的黯然,隻有吳才人在嚎啕大哭,擾亂了這嚴肅而悲涼的一麵。
梨伩不由得對這個三公主的生母吳才人有些厭惡,雖說三公主生下來之後就被抱到李妃那兒養著了,但是吳才人畢竟是三公主的生母,如今三公主殤了,這吳才人的表現也顯得太做作了一些。
之前因了三公主才剛剛殤了,所以梨伩就本著讓逝者安息的意思,讓吳才人息事寧人,別老是抓著李妃不放,一切等三公主下葬之後再說。
現下三公主已經下葬了,該處理的事情還是要處理。
但是梨伩沒有想到,她還沒有來得及處理這件事,這件事就已經被李妃自己處理了。
三公主下葬的當天,李妃麵見皇上,自請帶發出家,為夭折的三公主祈福,祈禱她下輩子健康歡樂,一生無憂。
皇上正愁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事兒,李妃養著三公主,三公主因傷寒病逝,李妃確實有一些責任,但是生老病死也是人之常態,並不能就說是李妃害了三公主,不過吳才人以及吏部尚書緊咬著不放,皇上也是頭痛得很,畢竟這事兒也不能怪李妃,況且李妃身後的兵部尚書和吏部侍郎也不是擺設。
如今李妃自請帶發出家,也算是給了吳才人以及吏部尚書一個交代。
皇上當即就同意了,立即便派人在連華宮主殿修了一個佛堂,此後,李妃便長住佛堂,無事不再出門了。
雖說是李妃自請出家,但是李妃的父兄卻覺得是吳才人及其父親吏部尚書逼得李妃不得不出家,此後,李家便和吳家結了仇了。
這都是後話了,暫且不提。
梨伩知道,這李妃是被這些事兒攪得了無生趣了,最開始是懷孕了卻被害得流產了,從那以後,李妃的性子便有些不太好了,有些尖銳,好不容易這些年磨平了,名下也有了個三公主,平日裏協管點宮務,養養孩子,守著三公主長大,再看她成婚生子,這一輩子也便過去了。
可是好好的孩子就這般殤了,李妃也覺得這日子沒了什麼盼頭,她如今也不得皇上的寵,也就是父兄得力,所以才會在皇上麵前有幾分顏麵。
李妃的心早就隨著三公主一塊兒去了,三公主早夭的事情,李妃一直心有愧疚,若是她再用心點,或許三公主就不會小小年紀便去了,再加上又有吳才人在一邊兒喋喋不休,索性李妃就自請出家了。
一方麵能夠堵住吳才人及其家族的口,另一方麵,這般住進佛堂,為三公主祈福,她也會覺得心中好過一點,再者,或許皇上看在她識趣的份兒上,能夠補償她的父兄一些,也不枉她的父兄疼她一場。
想通了這些,梨伩也能明白李妃為什麼要自請出家了。
梨伩去到連華宮的時候,李妃已經穿上了僧袍,坐在一尊佛像麵前,這屋子背光,所以梨伩看不清李妃的神情。
見到梨伩,李妃也不起身行禮,更不曾開口說話。
“四年前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我從沒有想過你最後會出家。”梨伩開口打破了這一室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