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排兵布陣(1 / 2)

這個早上,留下了給子藍等人的信息後,獨自一人趁著天沒亮,就來到了軍區。

軍區

三十萬的好男兒,挺拔的腰身,堅韌的眼神,在來到訓練區時,就已經在等候著。

一番輕描淡寫的介紹後,隨著抗音器的分配下,開始安排陣法。

陣法是古代冷兵器時代的一種戰鬥隊形的配置,具有重要的實戰意義的。在古代戰爭短兵接戰的條件下,為著要求戰場上統一的指揮和協同動作而產生的。華夏古代很講求陣法,代有傳書。

按照我國對古代軍陣進行鑽研的軍事學博士金玉國對“陣“的定義如下:所謂“陣“,就是軍隊在投入戰鬥時,根據地形條件、敵我實力等具體情況而布置得戰鬥隊形,從基礎的一兵、一伍、一列開始,一直到全軍,都做到“立兵伍,定行列,正縱橫“。

換句話說,陣就是各種戰鬥隊形的排列和組合。最早的陣應該是起源於原始社會的狩獵活動之中。

三十萬訓練有素的士兵,分配起來並不困難,至於那物資也完全不是問題。

以荊棘棍為武器,人參的靈氣來補充,使用清凡決,用數不清的人參,來給眾士兵洗練七七四十九小時的凡根。

五萬一隊,一大陣。

方陣是冷兵器時代,軍隊戰鬥的最基本隊形。大的方陣都由小的方陣組成,這就叫“陣中容陣”,孫臏認為方陣應該“薄中厚方”,就是說方陣中央的兵力少,四周的兵力多。中間兵力少,可以虛張聲勢。四周兵力多,可以更好的防禦敵人進攻,方陣是一種攻防比較平衡的陣型。

指揮等金鼓旗幟一般部署在方陣的後方。兩翼薄弱,適合進攻。(在井陘之戰中,韓信采用的就是方形陣,配上三麵環水,阻止了士兵的潰逃與敵軍的包抄,用三萬老弱,擊潰的敵方二十萬大軍)

圓陣

圓陣是為了進行環形防禦的。金鼓旗幟部署在中央,沒有明顯的弱點。

疏陣

疏陣即疏散的戰鬥隊形,方陣圓陣等均可疏開為疏陣。疏陣加大行列間距,通過多樹旌旗、兵器、草人,夜間多點火把,以少數的兵力顯示強大的實力。

數陣

數陣就是密集的戰鬥隊形,集中力量進行防禦和進攻。

錐形陣

就是前鋒如錐形的戰鬥隊形,錐形陣必須前鋒尖銳迅速,兩翼堅強有力,可以通過精銳的前鋒在狹窄的正麵攻擊敵人,突破、割裂敵人的陣型,兩翼擴大戰果,是一種強調進攻突破的陣型,錐形陣又叫牡陣。

雁形陣

所謂雁形陣是一種橫向展開,左右兩翼向前或者向後梯次排列的戰鬥隊形,向前的是“v”字形,就像猿猴的兩臂向前伸出一樣,是一種用來包抄迂回的陣型,但是後方的防禦比較薄弱。而向後的排列的就是倒”v”字形,則是保護兩翼和後方的安全,防止敵人迂回,如果兩翼是機動性比較強的騎兵,則在靜止時,可獲得處於中央步兵的保護與支援,而又可發揮進攻騎兵的威力,增加突然性。亞曆山大在x度進行的會戰就是近似於這樣一種隊形。

玄襄陣

這是一種迷惑敵人的假陣,隊列間距很大,多數旗幟,鼓聲不絕,模擬兵車行進的聲音,步卒聲音嘈雜,好像軍隊數量巨大,使用各種辦法欺騙敵人。

在一個無槍火的戰爭中,其殘酷也隻有局中人才能深深體會,複古的戰鬥方法,隻能靠史書留下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