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詔令下來之後,柳舟便開始為進京做起準備來。
京城魚龍混雜,是各種勢力盤結的所在,雖然以柳舟目前的情況來看,恐怕不能將京城的情況窺探個究竟,可想辦法站穩腳尖卻是必須的。
為此,柳舟讓王安將城外的那些孩子有刺探情報牽製的給派了出去,他們的年紀並不是很大,但也絕不小,沿途又有秦雲派去京城購買店鋪的人的協助,讓他們平安到京城是一點問題沒有的。
除此之外,柳舟決定等自己在京城站穩之後,要將剩下的孩子陸陸續續的都接到京城去,因為這些孩子是他以後的希望。
這些孩子中,有的善文,有的能武,若認真培養,日後必定是國之棟梁。
將善於刺探消息的人派出去後,柳舟這才將王安叫來。
“王捕頭,朝廷的詔令你也是知道的,隻是不知你是願意待在餘平縣繼續當捕頭,還是願意隨本官進京城?”
王安見問,毫不猶豫的答道:“屬下這條命都是大人救的,自然是追隨大人了。”
柳舟淺笑,道:“本官去工部任職,怕是難以將你安插進去,進了京城,你就什麼都不是了!”
王安不以為意,道:“屬下本是一江湖人,對於功名利祿早不放在心上,隻要大人能供個酒錢就行。”
柳舟哈哈大笑:“王捕頭說那裏話,酒,本官是管夠的。”
跟王安交談完之後,柳舟真正想帶走的人已經沒有了,京城那種地方,去的人多了也不好,而柳舟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推薦。
每個地方官升任的時候,都是可以向朝廷推舉一人來替補自己職位的,整個餘平縣,柳舟覺得楊成可以,雖然楊成太過清高,有點不合適在官場上混,但隻要他堅持自己,說不定也能掙一個青天的美名來,當然,之所以推薦楊成,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肯為百姓辦事。
推舉文書柳舟遞交到了江西巡撫年順那裏,不過這事柳舟並沒有跟楊成說。
做完這些後,柳舟去了自己的二哥家。
經過這半年來柳舟的表現,他二哥對於自己已經不像往常那樣了,不過他們還是不肯跟柳舟住在一起。
於翠見柳舟來了,連忙迎了上來:“三郎,快進來,聽說你要到京城去?”
柳舟頷首:“正是,兄弟這此前來,就是想征詢一下二哥和二嫂的意見,兩位是否願意隨我一同進京?”
柳舟說完,於翠並未開口,倒是柳雄,道:“不去,京城那種地方,不是我們粗人待的地方。”
這個時候,於翠才笑道:“三郎,京城我跟你二哥是真不能去的,我們離不開這裏。”
柳舟笑了笑,他並沒有勉強,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怎樣生活的權利,無論是鮮衣怒馬,還是采菊東籬下,都應該受到尊重。
得到答案後,柳舟起身告辭,可這個時候,柳雄突然喊道:“既然要走了,今天就在這裏吃頓飯吧。”
這是柳舟來到這個時代這麼久,柳雄第一次留他在家吃飯。
“是啊三郎,今天就在這裏吃飯吧!”
麵對這種情況,柳舟自然不會拒絕,道:“好!”
這個時候,任何言語都是多餘的,也許隻有這樣說,才更顯得正常,才更像是一家人,柳舟的眼睛微微有些濕潤,因為他終於再次享受到了家的溫暖。
飯菜不多,而且都是很普通的家常菜,不過柳舟卻吃的津津有味,而就在他這麼吃飯的時候,一直沉默的柳雄又突然開口道:“三郎,京城不比餘平,那裏高官如雲,權貴更是數不勝數,你去了之後,能忍則忍,千萬不要逞能,官嘛,是沒有盡頭的,隻要問心無愧,大小也是無所謂的。”
柳雄說完這些,不等柳舟開口,又連忙說道:“吃飯,吃飯!”
柳舟點點頭,繼續吃飯,可心中卻更覺溫暖,自己的這個二哥雖然長相魁梧,看起來是個粗人,可有時倒也能明白不少道理。
隻是柳舟卻不認為他說的都對,畢竟兩人的眼界不同,柳雄隻盼能夠平平安安無愧於心的過一生,可柳舟卻想轟轟烈烈一場。
柳舟回到縣衙的時候,天色已晚,此時整個縣衙頗為寧靜,雖不時有寒風吹來,可卻並不顯蕭條。
柳舟已經把能安排的事情都安排了,他覺得事情已經做的差不多了。
可是幾天之後,有一件事情卻出乎了柳舟的預料。
柳舟送到江西巡撫那裏的推舉信,有了回信,信上年順表現的頗為無奈,因為餘平縣令這個位置,兩江總督尹善也推舉了一人,而這個人比楊成更有資格,因為他是今年秋試的探花元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