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堂爭(1 / 2)

夏初,外國使團終於到了京城。

他們進京的那天,京城的街道上擠滿了人。

這些百姓平時並不他往,很少見到外國人,因此聽說外國使團來了,都想去看看他們長什麼樣子,乃至看到他們摸樣怪怪,甚至有著藍眼珠的時候,他們不由得感到一陣寒栗,就好像是看到了怪物似的。

這些外國使團給他們的第一感覺不是新鮮,而是驚恐。

柳舟沒有這種感覺,不過如果他知道那些百姓的感覺之後,他不由得要佩服那些百姓的感覺了,因為用不了幾十年,這些外國人就可能開著戰艦,舉著長槍來摧毀他們的家園。

接待使團的事情不是柳舟的事情,皇上將此事交給了禮部尚書紀昀紀曉嵐,紀曉嵐是個略顯瘦弱的讀書人摸樣,不過神態間卻有一種威嚴。

他在城門處接到使團之後,並未直接領這些使團進宮麵聖,因為在麵聖之前,他需要派人教會這些外國使團禮儀。

入鄉隨俗,很多事情都不能按照他們外國人的禮儀來辦事,而這個在紀曉嵐接到聖命的時候,便已是很明確了,這不僅代表著大清國的威嚴,也代表著他們的尊嚴。

這次來大清的使團一共有三個國家,分別是葡萄牙、荷蘭和比利時,三個國家中,葡萄牙和荷蘭的實力最為雄厚,比利時最弱,每個國家大概帶了五十多人,所以使團的成員大概有一百五十人之多,不過京城的驛館安排這些人,還是足夠的。

住進驛館之後,紀曉嵐便命禮部的官員來給這些人講解一應禮儀以及一些大清的風俗習慣,什麼是可以說的,什麼是不可以說的。

一開始,這事還是很順利的,那些使團好像也知道入鄉隨俗,一切都聽著記著,可是當禮部官員說到見到皇帝要下跪的時候,三國使團皆不同意了。

“我們見我們的國王,都是單膝跪地,我們絕不下跪。”葡萄牙的洛馬斯瞪著雙眼,眼珠子仿佛帶著攝魂之力。

禮部的官員害怕了,連連安撫這些人,然後急匆匆將此事稟報紀曉嵐。

紀曉嵐聽完之後,怒的拍了一下桌子:“不行,向皇上磕頭跪拜,那是必須的,這點不能退讓。”

“可……可那些使團不同意啊!”

“不同意也得同意!”

紀曉嵐的態度是強硬的,禮部的官員又連連到驛館談話。

“不行,要是讓我們下跪,我們就不去見你們大清的陛下了。”

來傳話的隻是禮部的一名小官,如今他被夾在中間,很是為難,兩邊都不好得罪,也隻好去稟告紀曉嵐,紀曉嵐見對方態度也強硬,心知此事有點難辦。

若是其他人,倒好說了,不見就不見,大清的皇帝日理萬機,還不想見你們呢,可這些人是外國使團,若是傳到國外,說大清皇帝連使團的麵都不見,那麼在其他國家那裏,大清隻怕是要落下惡名的。

他們一向自認為是禮儀之邦,若是不見,難民被人詬病。

一番思索後,紀曉嵐隻好急匆匆的進了宮,進宮見到皇上後,紀曉嵐將那些外國使團的意思表達了一下,乾隆皇帝一聽他們不肯下跪,頓時怒道:“找人去談判,不下跪就別想見朕。”

紀曉嵐麵露難色:“可……可找誰去談判呢?”

紀曉嵐的學問是有的,不過機智卻並不像後世電視劇裏演的那般厲害,他很清楚自己的本事,自己跟那些外國人談判,怕是不會有結果的。

乾隆皇帝看了一眼堂下眾人,問道:“何人願意前往?”

此時朝中大臣,多半是但求無工,不求有過,這般燙手的事,他們那個願意幹?

可此事是朝堂大事,有幾個人卻是不能置身事外的,比如和珅和中堂,比如都察院左都禦史劉墉劉大人,他們身居高位,若是不能在這個時候提出一些建議來,那麼皇上難免對他們有所失望。

所以,見到其他大臣沒有一個敢攬活後,和珅便小步站了出來:“臣覺得,工部員外郎柳舟柳大人合適,之前他在朝堂上的表現我等皆是看在眼裏的,派他去,再合適不過。”

和珅這般一說,其他大臣紛紛跟著附和,隻要不讓他們去處理這個麻煩,皇上想叫誰去都行,他們都表示支持,再者,如今連和中堂都支持了,他們那裏還敢反對?

可就是有人反對。

和珅說完,劉墉便站了出來。

“微臣覺得不妥。”

乾隆皇帝微微凝眉,不過還是和顏悅色的問道:“哦,劉愛卿那裏覺得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