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嚴懲(1 / 2)

刺客是必須嚴懲的,這點就算蒙古汗王不說,乾隆皇帝也不會放過那些人。

從皇宮離開的時候,柳舟跟蒙古汗王、娜拉郡主是一起的。

娜拉郡主對於柳舟這個年輕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她覺得柳舟冷靜,且氣質非凡,可偏偏又讓人琢磨不透。

途中,娜拉郡主向柳舟表達了今天的謝意。

柳舟淡笑:“此乃我們作為臣子的責任,娜拉郡主不必如此,倒是汗王和郡主兩人能夠明辨是非,讓下官很是欣慰。”

娜拉郡主淡笑:“你們漢人重禮節,我們蒙古人也是不差的,既然明知事情跟你們清廷沒有關係,我們又何必死抓住不放?”

“娜拉郡主明事理,八皇子娶了你真是福氣。”

突然提及八皇子,娜拉郡主眉頭微跳,依稀可見清淺憂愁,可是很快又恢複如常,而且向柳舟微一拱手,便追上在前麵走的蒙古汗王,然後一同離去。

柳舟在後麵望著娜拉郡主的身姿,突然生出一絲欣羨來,那八皇子可真是有福氣的了。

夜風更為清冷了些,柳舟緊了緊衣衫,加緊步伐向家裏趕去。

隻是在柳舟回去的途中,心中卻一直縈繞著今天乾隆皇帝找他進宮所說的話。

皇上準備對蒙古下手,可如今的情況卻又讓他猶豫不決。

此時的皇上猶豫不決是正常的,而他叫柳舟進宮,就是想知道接下來怎麼辦。

柳舟終於明白蒙古汗王為何要將娜拉郡主嫁過來了,而他卻有些不知該怎麼辦,娜拉郡主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嫁給八皇子,難道還不能改變些什麼嗎?

世間事,很多不是說你犧牲了什麼,就能夠挽救些什麼的。

柳舟對皇上的建議是靜觀其變。

無疑,乾隆皇帝提出的政策很不錯,隻要變草原為耕地,蒙古的軍事力量必將因此而下降,再者,有農耕就有吃的,就算他們崇尚武力,可也不好隨便侵襲清朝。

隻是,柳舟提出了一個和珅劉墉他們都沒能提出的觀點,那便是蒙古地界,適合農耕嗎?

清朝的滿人祖先以前也是在草原上的,他們應該很清楚,他們之所以一直遊牧而沒有學習中原地方農耕,除了喜歡那種遊牧的自由外,再者就是草原並不適合農耕。

那個地方水太少,隻有草能夠頑強的生長,可農作物卻是很難的,如果把草原毀了換成耕地,豈不是斷了蒙古人的活路?

這個觀點是很淺顯易懂的,而且每個人都看在眼裏,隻是沒有人說出來,沒有人說出來,便沒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

柳舟提了出來,乾隆皇帝那種堅定的決心動搖了,和珅所說的武力鎮壓,也動搖了。

---------------------------------------------------------

京城,秋風更濃,風沙更甚。

而這幾天,京城很亂,每天都有兵士在城中跑來跑去,偶爾街頭還會出現廝殺。

在京城這種地方,如果皇上想要找出天地會人私藏的地方,就一定能夠找到,而就算找不到,他寧願殺錯也絕不放過。

屠殺持續了半個月,鬧的京城人心惶惶,半個月後,風波才平。

風波平,京城又恢複了往日的榮華,每日的茶館酒樓,又出現了八旗子弟逗鳥和侃侃而談。

柳舟對於之前的風波並無任何看法,一切不是他能夠把握的,而且天地會的人也的確有些可惡。

此時的大清還是很歌舞升平的,天地會通過這種手段想挑起戰爭,真的不是柳舟想要的,雖然在柳舟的心中,他並不反對戰爭,他隻是反對沒有意義的戰爭。

此時在柳舟看來,所有的中國人麵臨的問題並不是滿漢之爭,而是國運。

此時的西方列強正以極快的速度發展著,可大清卻還在閉關鎖國,幾十年後的曆史,是否能夠重演?

已經是九月份了,寒風更為淒厲,柳舟雖然每天都在工部,可卻並無什麼事情可忙,果親王還是時不時的來找他玩耍,公主卻是不經常來見他的了。

為此,果親王還找柳舟開玩笑,說她這是害羞了。

隻有柳舟知道,公主是不會害羞的,他不來見自己,隻是不知道見了自己之後該說些什麼好。

而就在這種風平浪靜中,聚芳齋送往山西太原的一趟貨物被沿途的山賊給劫了。

在這個世上,無論是太平盛世,還是亂世,山賊似乎總是不缺的,因為在這個世上,沒有什麼比搶更有快感,更能快速的積累財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