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舟離開和珅府邸的時候,天色已晚。
王安見他出來時神色微凝,便也不敢多問,駕車便向柳府方向趕去。
途中,柳舟一語不發,隻眉頭緊鎖,不知過了多久,才終於一聲輕歎,而後對王安囑咐道:“今天的事情,誰也不能說。”
王安頷首:“大人放心便是。”
夏的鬱熱更甚,回到府上的時候,公主和扁素問都還沒有休息,公主更是在等柳舟,一看到他回來就問情況怎麼樣,柳舟將事情簡單說了一遍,而後才去休息。
次日,乾隆皇帝在早朝上大是憤怒,為此命人徹查文綬造反虛報一案,再有就是文綬中毒身亡案,經過昨天柳舟一番話後,乾隆皇帝是不會認為文綬是畏罪自殺的了。
一時間,滿朝震驚,劉墉一派和阿桂一派更是聲言必須徹查,更說朝中發生這種事情,簡直是大清恥辱。
事情很快分派下去,調查文綬中毒身亡案交給了大理寺的沈探,而文綬造反虛報一案,則交給了刑部。
柳舟對此並沒有任何異議,對他來說,此時的他需要的不是風頭,而是穩健,他的身份已經足夠高了,可是他的班底並不厚,稍微有一點動蕩,就有可能將其擊垮,如今的他也是時候需要自己的班底了,他需要有在朝中說得上話的人作為同盟。
同盟的拉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別人肯認你當老大,你就要有擔當,能給他們謀取利益才行,如今的柳舟錢和權都不缺,隻是如何謀取利益,才是關鍵。
隻是柳舟更清楚,以現在皇上對他的忌憚,他是絕對不能夠在朝中拉攏同黨的,不然就算自己沒有做這些事情,也會被乾隆皇帝認為做了這些事情的。
為此,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柳舟拒絕了一切訪客,每日除了跟公主擺弄一些小玩意,再有就是去看秦雲,除此外,就是幫扁素問。
以前柳舟說過要幫扁素問完成宏願,以前他官位小,錢財不夠,沒那個能力,可現在他有這個能力了,因此他才將自己的想法向扁素問透露。
柳舟的想法很宏大,宏大的幾乎有些超出扁素問的想象。
柳舟想在京城外開辟一塊地方,改建成一大的莊園,在莊園裏設下行醫所需一切,然後再招收天下所有有誌行醫濟世的學徒,等他們學成之後,分派全國各地,以此行醫救人。
柳舟在收徒方麵,有嚴格的要求,手下學醫之人必須善良,再者要沒有功利之心,除此之外,當恪守行醫之準則。
開這麼一個莊園收徒,是需要很多錢的,而且短時間內隻怕也無法盈利,不過這些柳舟並不在乎,他有錢做後盾,所以並不需要為錢財擔心。
扁素問聽完後,很是欣喜,覺得應該馬上就辦。
而就在兩人這樣說的時候,公主竟然從外麵走了來,她進來之後,笑道:“駙馬跟姐姐在聊什麼呢,看姐姐高興的樣子,莫不是駙馬向姐姐許了什麼好處?”
此時三人已無任何猜忌,公主所言也不過是玩笑,大家皆沒有生氣的意思,扁素問心中高興,便將開辟莊園,行醫濟世的事情說了一遍,公主聽完,道:“這可是好事,隻是太過複雜,你們不一定能完善,不如這樣,待會我要進宮,我向皇阿瑪提一提這事,說不定他也同意,如此一來,有朝廷支持,就更為好辦了。”
聽公主這麼說,扁素問更是欣喜,如果有朝廷支持,這事自然好辦多了,而且能少去不少麻煩,隻是這個時候,柳舟卻笑道:“能有朝廷支持自然是好,隻是到時朝廷免不了派人插上一腳,這卻是不妙的,公主應該清楚,若是朝廷派人插手,於我們的管理上是有諸多麻煩的。”
公主聽完柳舟話後,覺得柳舟所言也有道理,於是說道:“既然如此,我就求皇阿瑪將此事全權交給姐姐來辦,如何?”
“如此甚妙。”
-----------------------------------------------------------------------
幾天之後,大理寺於文綬中毒身亡一案有了結果,隻不過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滿意,根據沈探所言,下毒之人是幽禁所在的一名廚子,而這名廚子之所以下毒,是因為他的家人是山東人,並且被文綬的兒子國泰打死了,為此他心生怨恨,才想著下毒害死文綬。
這個說法並不什麼合理,可又沒有證據可查,最終也隻能以這個結果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