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暗湧(1 / 2)

朝堂之上,紛爭又起。

乾隆皇帝緊鎖雙眉,對於 朝堂上大臣的議論,他卻似若未問。

乾隆皇帝也在思考該怎麼辦,他是一代明主,對於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就算有時會征詢百官意見,可更多時候他還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的。

土司的確不容易對付,這點乾隆皇帝自己也很清楚,可這並不代表他不想對付那些土司,在他看來,那些土司就是一個個土皇帝,而且是在他大清國土內的土皇帝,他這個大清皇帝,又如何能忍?

隻是他雖有心對付土司,可京城離廣西太遠,再加上土司不易對付,他也一直不曾對土司有動手的意圖,如今柳舟和十七貝勒先對土司動手了,乾隆皇帝心中是有些期待的。

千古難解決的事情,他們兩人若是能夠解決,那可真是解了他的後顧之憂,而如果土司的事情能夠解決,他乾隆皇帝在曆史上的功績將會再加一筆。

這樣想著的時候,乾隆皇帝眉頭微鬆,而此時朝堂之上的大臣還在議論紛紛,且各持一詞,相互不讓。

直到和珅意識到乾隆皇帝神色微怒後,這才連忙站出來道:“柳舟柳大人整治土司一事,還請聖上定奪。”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安靜下來,而這個時候,那些大臣才終於意識到這事是需要乾隆皇帝來決定的。

乾隆皇帝望著堂下眾臣,冷冷道:“此事以後再議,退朝。”

眾臣微微一愣,他們本以為乾隆皇帝無論是同意還是不同意,總要給個結果的,可卻沒有想到是以後再議,這以後會是什麼時候?

退朝後,京城的早上還有著濃濃寒意。

劉墉和十五皇子離開紫禁城後,十五皇子顒琰望向劉墉道:“這次多謝劉大人仗義執言了。”

劉墉表現的很平靜,道:“為了十五皇子,老臣也隻有將這局攪渾了,隻是以後再有此事發生,老臣希望王爺能夠考慮清楚,你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你自己,還有著整個大清的未來呢。”

對於劉墉的勸誡,十五皇子顒琰是明白的,隻是這個世上的很多事情,明白是一回事,會不會聽則是另外一回事。

十五皇子對劉墉的話不以為意,隻問道:“劉大人對皇阿瑪是最為了解的,以今天的情況來看,你覺得皇阿瑪會治柳舟的罪嗎?”

想到剛才乾隆皇帝的反應,劉墉神色微微一凝,沉思許久後,才開口道:“從聖上剛才的反應來看,聖上對土司也是想要整治的,隻是有所忌憚,所以聖上會不會懲治柳舟,卻要看柳舟能不能將事情辦漂亮了,如果辦漂亮了,皇上少不了他的賞賜,可若是辦的不漂亮,甚至鬧的不好收拾,那可就不好辦了,雖不至於要命,可那柳舟的前途,就算是毀了。”

劉墉說完這些,十五皇子顒琰並沒有吃驚,隻微微頷首,而後說道:“以柳舟的聰明才智,他不可能不明白這點,而他既然明白這點還要去廣西,可見此人頗有膽魄,若是可以,本王真想將其拉入麾下。”

聽到十五皇子顒琰的話後,劉墉微一凝眉,不過很快又舒展開來,如果柳味跟他們成了一路,那麼十五皇子的勢力必將大增,如此一來,十五皇子想要奪得太子之位就容易的多了,隻是那柳舟並非泛泛之輩,又如何肯被降服?

十五皇子顒琰似乎並沒有察覺劉墉所想,隻繼續說道:“本王對柳舟還是很自信的,他連伐蜀都贏的那般容易,廣西之地的十幾個土司,應該不在話下。”

兩人說著,已是走到了各自的轎前,時寒風正緊,劉墉已然年邁,臉色微有些發青,他向十五皇子顒琰微一拱手,道:“王爺,此事以後在朝堂上就不用再提了,想來聖上要等一等廣西那邊的消息才會有所行動,我們隻靜觀其變便是,而若是提的急了,反而惹怒聖上。”

十五皇子顒琰對劉墉還是很信任的,對於他的計謀也很信服,聽得劉墉話後,他微微頷首道:“劉大人放心便是。”

-------------------------------------------------------------

廣西。

廣西的雪紛紛揚揚的下著,似乎沒有停的意思。

宴席罷後,天色已晚,不過卻沒有一個土司願意留在石龍城,大家相互之間戒備,留宿石龍城實在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而就在這些土司紛紛離開石龍城後,十七貝勒與柳舟則在營帳之中長談。

“柳大人,今天來的這些土司你也都看了,你覺得那個土司可被我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