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事罷,柳舟和十七貝勒等人準備離開雲南前往江南。
算算時間,乾隆皇帝也是時候從京城出發下江南了。
京城。
京城開春之後很是熱鬧,乾隆皇帝更是興奮,自從上一次下江南,他已經好些年沒有再去過江南了,年齡越大,國事越忙,就越沒有時間去江南,可午夜夢回,他總能想起江南的事,江南的人來。
那事那人,讓他越發的對江南牽掛起來、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能不憶江南?
想到再過幾天便要下江南,乾隆皇帝就興奮的整夜睡不著,而睡不著的時候,他便會命太監將幾個妃子的牌子拿來。
雖然他年紀已經大了,可在那方麵的需求他卻自認不比年輕人差。
京城風柔,馬上就要下江南了,京城的事情必須辦好。
乾隆皇帝命八皇子、十五皇子監國,劉墉、阿桂輔佐,這樣上上下下交代一番後,乾隆皇帝才終於心安。
而就在他安排完這些事情後,十一皇子求見。
聽聞十一皇子求見,乾隆皇帝微微凝眉,前段時間為由誰監國的事情朝堂之上鬧的很厲害,十一皇子沒能爭上,他是不是心裏不高興?
隻是此事已定,他不高興也沒有辦法,那他現在來這裏所為何事?
乾隆皇帝微微凝眉,道:“宣他進來。”
不多時,十一皇子急匆匆走了進來。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乾隆皇帝頷首:“起來吧。”
“渣!”
十一皇子起身之後,道:“聽聞皇阿瑪馬上就要下江南了,兒臣有一請求,還望皇阿瑪準許。”
乾隆皇帝就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來找自己是有事的,於是問道:“何事?”
“回皇阿瑪,兒臣也想跟皇阿瑪到外麵見一下世麵。”
十一皇子如今才不過二十出頭,雖然成熟穩重,可在很多人眼裏都還是個孩子,乾隆皇帝聽得十一皇子的話後,笑了笑:“能告訴朕你為何要跟朕下江南嗎?”
“兒臣久居京城,對外麵的事物多不了解,兒臣想隨皇阿瑪一起下江南,去感受各地的風土人情,去了解百姓疾苦,好為皇阿瑪效力,為大清效力。”
聽到自己的兒子這樣說,乾隆皇帝點了點頭:“不錯,你能夠想到了解百姓疾苦,很好,既然如此,那你就隨朕一同下江南吧。”
“兒臣謝皇阿瑪。”
十一皇子目的達到後,便急匆匆的離開了皇宮。
出得皇宮,進了轎子,小廝連忙迎上來道:“王爺,成了?”
“成了!”
“那就好,跟在皇上身邊,能讓皇上對您更有感情,到時選太子的時候,王爺更有勝算,這和中堂倒真是老謀深算啊。”
十一皇子微微頷首,可眼神中卻露出一絲殺意來,他十一皇子也不是笨蛋,怎麼可能不知道和珅是個怎樣的人,他貪贓枉法,什麼壞事沒有幹過,可偏偏皇上就是對他寵信。
因為這個,他才不得已借助和珅的力量,不過在他看來,隻要自己當上了皇上,第一個要殺的就是和珅,他的大清,怎麼能容忍這樣的巨貪?
不過雖如此,十一皇子並沒有說出來,他在和珅麵前表現的很敬重,仿佛自己沒有了和珅就什麼都不是,大丈夫做事,當如此能屈能伸。
在一個天氣晴朗溫暖的日子裏,乾隆皇帝終於出發向江南行去。
那天,整個京城的百姓站滿了大街,他們都想一睹天子的風采,乾隆皇帝高坐龍輦之中,意氣風發,這讓他仿佛又回到了年輕的時候。
儀仗隊浩浩蕩蕩出了京城,一路向南而行。
和珅跟在乾隆皇帝身邊,道:“皇上,不知您要先去什麼地方?”
“先去揚州吧,煙花三月下揚州,不去揚州看看怎麼能行?”
“聖上所言極是,我們這就去揚州。”
-----------------------------------------------------------------
乾隆皇帝的儀仗向揚州趕去的時候,柳舟和十七貝勒他們也已離開雲南向揚州趕去,他們的人少,走的也快,不比乾隆的那種大儀仗,因此他們來到揚州的時候,比之乾隆皇帝還要早一兩天。
揚州本有行宮,因此倒也省了不少事情。
乾隆皇帝的儀仗來到揚州的時候是那天的黃昏前,柳舟和十七貝勒永璘站在揚州城外候著,看到儀仗隊的時候便匆忙的迎了上去。
因為在此之前就已經跟乾隆皇帝送過信,因此對於柳舟和十七貝勒永璘他們在揚州城外乾隆皇帝並不吃驚,他看到這兩人的時候,很高興,難以名狀的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