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含苞2(1 / 3)

001:

“主子醒醒,該吃藥了。”被良兒擾醒,起身吃藥。這麼苦的藥,不知道要吃多久,但是明白這身體比自己現世的糟糕很多,為了以後必須調理好。

“皇上可下朝了?”把空碗遞給良兒。

“主子這麼想皇上?”良兒打趣的說。死丫頭現在也敢開我玩笑了。

“不想皇上,想王爺啊…”我也開玩笑的答。誰知這句話居然讓前來探病的宣王正好聽到!

“哦?納蘭嫂嫂如此記掛臣弟啊!”人未到前聲先及。原來也是個不拘形泥之人,妙哉!納蘭感歎到。

不容良兒插話,自己便起身,披了衣服出了內室,來到廳堂。見宮婢正在為宣王奉茶。“納蘭謝過宣王救命之恩!”蓉兒鄭重的道了個福。

“娘娘折煞臣弟了!”宣王趕緊把納蘭扶起。心想,好一個有恩必報之人啊,如此爽朗大氣,真後悔沒有早遇到她。

納蘭起身,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良兒趕緊又拿了件襖給她披上,真是拿這個主子沒轍。披好又叫人專為主子去配了暖茶。這茶和湯藥是相輔相成,說是茶,其實都是些進補的湯水。

納蘭細細打量宣王,不愧是趙默的一母親弟,那俊俏的臉龐,深邃的眼神,又是一個大帥哥啊。不同之處在於,宣王更加讓人覺得親近。趙默天天板著個臉,冷冷的。宣王很陽光開朗,跟宣王做朋友,一定比跟趙默做朋友更簡單、更愜意!

“娘娘身子可好些了?臣弟救起娘娘時還甚是擔心,現在看來精神很不錯。”趙宣看納蘭一直看著自己也沒話說,隻得先言。

“還是再謝過宣王的搭救,已經好多了。勞煩掛心。宣王今日朝堂之上,不知是否想出了緩解洪災的方法?”納蘭順勢問。

“娘娘還關注朝堂大事?”宣王好奇的反問。“納蘭知道,後宮不可參政議事,但關乎黎民百姓的生死存亡,此等大事匹夫有責,何況貴為‘夫人’!”納蘭嚴肅的答。

“好一句匹夫有責何況夫人!娘娘好氣魄!趙宣佩服!”他沒有用臣弟,而是用了自己的名諱,真心的從心裏開始欣賞這個女人,想必皇帝重視她,也不僅在於外表吧。

“佩服就不敢當了,倒是宣王可有治水之法?”納蘭折回來繼續問,怎麼也要把“禮”送出去啊!談跑了題就瞎了!

“臣弟建議皇兄先轉移難民,再加固堤壩,施行未受災相臨郡縣分攤製,以保證受災郡縣難民的基本生活,並且給未受災郡縣收容難民予以獎勵。國庫再撥出賑災糧款。先互救自救,再援救施救!”宣王說的兩眼放光,這個提議可是讓皇帝連連稱讚的。

“娘娘,宣王的主意真好!”良兒激動著搶著說話。“看到匹夫有責的情況了吧,洪災本應人人關心。”納蘭邊說,邊用眼神示意王爺看雀躍的良兒,驗證自己說的話,不是偉大而是事實。

宣王喝了口茶,笑了笑。這個德妃真是有趣的很。想想又失落的很,因為她已經是他的嫂嫂了。

002:

“宣王救了納蘭,納蘭無以為報,今日備了禮物答謝,希望宣王務必笑納。良兒去準備紙筆。”納蘭示意良兒去拿文房四寶。

“哦?嫂嫂的禮物是張畫?還是幅字?”趙宣隻要叫嫂嫂,就有著遊戲的意味。心想納蘭問了那麼多,他對於洪災的治理見解。不會激動到,要親自獻上個題匾讓他去裱吧?就算寫上再多讚賞之言,這女人的字,也沒人相裱掛在家裏吧?

納蘭聽出他到底沒猜對自己要送他什麼,這樣更好,算是個surprise!納蘭取了紙筆,提筆寫道“治水之法”!

僅這四個字,讓宣王驚了又驚。一驚,沒想到她的字體雋秀卻不乏神韻,雖不剛毅有力卻不失傲骨之髓。讓人嗔歎!再驚,她非題字作畫,寫的竟是治水的辦法!這女人能有什麼辦法?宣王好奇的看下去。

納蘭看了一眼他驚詫的神情,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這樣才算還了救命的恩。於是繼續寫道“難民為先,堤壩後建。退水修田,引渠上山,旱放,澇儲。還民家園。”納蘭想了n多方案,就是寫不成古句。作詩還湊合,寫文算了吧。都提筆了,不寫兩字出來太丟人,於是隻得把大綱先寫出來,再做解釋了。如果此刻,把“三峽工程”的細化案空降過來就nb了。但是還真不了解,隻能用比較原始的方法治理了。

宣王看了看紙,又看了看納蘭,覺得太深奧了,有好多不懂得地方要問。納蘭收了筆,開始一項項給他講解。

首先,難民的解決辦法,就是宣王想的辦法。說了半天治水,其實趙宣的辦法隻解決了難民,並未動之根本。水不治,第二年還會旱澇,長久已往,光是躲是不行的。

難民安置好了以後,水退去了,再開始修建堤壩,還有讓難民自行重建田地。修建堤壩的方法,納蘭苦於古代沒有混凝土,沒有水泥,隻好湊合用現成的方法來修。之所說修建而非加固,是因為土壩根本不行,需要用石磚來修葺。磚縫隙用蓋宮殿的江米泥膏混合之法填補,之後用此填充混合劑,把磚石外部包裹加固,大壩要修的高而深,四周也要修建延展,待幹透了可儲水之用。

修壩的同時讓難民回歸家園修田地,之前房屋前的田地,隻種無水季節年的作物,並且加大麵積便於挖渠。洪水來了,萬一再牢固的大壩都儲存、阻擋不了洪峰,這部分田地及溝渠,澇時起到緩解洪峰的作用。旱時則起到引流的作用。旱時的流,都是澇時大壩儲存的水,大壩的閘門需要設計精細些,起好旱放,澇關的作用,如果儲存不下,需要再放水,也要隨時能開啟。大壩由原來的隻阻擋,變成阻擋加儲蓄功能,並且土壩變為堅固的石壩。

一級田地全部需要挖渠,洪水猛獸如不可堵,便放開來利用。所有高坡及山上全部修田地,高處種水多季節的作物,如果一級田地被淹了,高處的田地也能保存。山上的田地要求像階梯一樣,一層比一層高,並且平麵延展到不可延展處,再攀升向上開田。說白了就是梯田。此為退水後難民修田。

田地修好了,水往低處走,上不了山,水渠要挖到山上,每一個梯級處,放置由下向上遞水的水車,把水不斷往高處運。全年都可以不停澆灌,並且高處本身就種著好水的作物,最高層的田地喝飽了水,自然會往下滲透及往下級田地流,從而灌溉了下一級田地。由於梯級過多的情況,可能顧及不到最下麵的田地,所以水車這時起的作用,除了向上運輸水源,在上級田地無水下來時,可由此級水車灌溉。此為引渠上山。

旱放,剛才講過了,這個治水不僅僅治澇,還是治旱,旱的時候也有水用,並且作物會活的不錯。澇儲,相信宣王也聽明白了,洪水來了先儲水,儲滿了,不得不開閘的時候,第二部再由水渠緩解,如果洪水特別凶猛,最後一步,棄掉一級田地即可,其餘田地皆保!

納蘭嘰裏呱啦講完全部,看宣王毫無反應。以為自己哪步環節出現了嚴重不可實現的問題。於是發問“此工程可有漏洞存在?”

宣王還是沒說話,納蘭拍了拍他肩膀,才見宣王表情呆滯,緩緩的說“你是誰?!”“我是德妃納蘭。”納蘭也學他緩緩的呆呆的說,覺得他的表情太有意思了。

宣王一把抓住納蘭的胳膊,眼睛緊盯著納蘭說“是誰給你講的這些?!那人現在何處?”納蘭明白過來,原來他打死不會信這是一個女人想出來的,還得有個出處啊。納蘭想了想,“梯田”是“cctv科技頻道”講的;“大壩”是人人都知道的;不堵之則放之,挖渠的事情,是大禹治水的基本原則。如果硬要把這一套說個出處,那就叫‘科技+大禹?’問題是有姓科的人嗎?“大禹”倒是人名,放前麵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