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易揚家這邊的熱鬧景象,黃欣回家後的第一餐雖沒有這麼熱鬧這麼豐盛,但也足夠溫馨。
黃欣父親是獨子,她母親是外地人,離家嫁到竹城二十年,親戚之間幾乎沒什麼走動。這幾年教育體製改革尚未到位,他們作為職校的老師,收入堪堪糊口,而黃父的身體不是很好,每年的醫藥費用也不是數,能將黃欣姐弟供養出來,是真的盡力了。俗話得窮在鬧市無人問,在黃欣家體現的尤為明顯,所以黃欣家幾乎沒有賓客盈門的景象發生過。
黃欣從江城歸來,晚餐黃母下廚,比平時豐盛多了,起碼有一盤辣椒炒仔雞。
黃父黃母,加上去年順利考入縣一中的弟弟黃越,一家四口圍坐在一起,也是其樂融融。
黃母一直在往女兒碗裏夾著雞肉,時不時也給一旁眼巴巴望著的黃越夾上一兩塊兒,她和黃父兩人卻總是夾著辣椒拌飯。
“爸、媽,你們也吃啊!”黃欣從自己碗裏將媽媽剛夾過來的肉放到父親碗裏,然後又給黃母和弟弟一人夾一塊兒。
“我們不愛吃雞肉,你這在外地,生活費那麼少,平日裏就對自己要求苛刻,在學校肯定也吃不好,多吃點兒!”黃父見狀就要將自己碗裏的肉夾回給女兒。
“我在學校還好,已經申請勤工儉學了,我能自己掙生活費,你們真的別再給我寄生活費!”黃欣攔下父親的動作,違心的著善意的謊言。她的學費是助學貸款申請來的,家裏主要的壓力就是每月的生活費。
其實她和易揚確定情侶關係後,知道她家庭條件的易揚已經強迫將她平日裏的生活費、購置衣物費用負擔起來。推拒幾次無果後,她將易揚每一筆給自己的錢都記了下來,留待以後再。家裏這邊她要求幾次別再寄生活費,但父母都置若罔聞,依然如故,這些錢她除了給易揚買了件禮物,其它都存了起來,這次全都帶回來,剛才收拾行李箱時已經都交給了媽媽,畢竟還有個弟弟正在讀高中,也到了要花錢的時候。
很快一頓飯吃完,黃越回自己房間做寒假作業,黃欣幫著媽媽將桌子收拾幹淨,又讓他們去休息,自己將碗筷端進廚房開始洗刷。
坐在客廳裏看著5寸老電視的黃父黃母,相顧而對,注意力根本就沒在電視裏的節目上。
家裏雖然經濟困難,但女兒、兒子都很貼心懂事兒,學習成績都很優秀,真的,他倆很滿足。
不過,這次女兒回來,有些事情卻讓他們很困惑,但又難以企口直接問出來。
首先,女兒放假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回家,而是在外遷延了一周多的時間。他們之所以知道這點,還是因為薑濤上次到竹城來家裏找女兒。這一周多的時間,女兒在哪兒?跟誰在一起?
其次,女兒這次回來很明顯是一個男孩兒開著汽車送到樓下的,易揚送黃欣到家分別的一幕,其實黃父在樓上陽台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下樓時才故意將門關的很大響聲。那個男孩兒是誰?跟女兒是什麼關係?
最後,雖然黃父黃母從未進過時尚衣品點,也從未去過江北市的大商場,對奢侈衣飾品沒有概念,但女兒這次回來穿的一身衣服鞋子一看就不是便宜貨,而黃母幫著拾掇行李箱時,裏麵的每一件衣物摸在手裏看在眼裏,估摸著跟她身上那一套都差不多貴,更不用提女兒拿的手機。他們每個月給女兒的生活費很少,何況剛才女兒將半年來的生活費全都退給了黃母。她哪兒來的錢買這些東西?是不是人家送的?是那個男孩兒嗎?
這些問題憋在心底,讓老兩口心中十分猶豫。一方麵女兒其實已經成年,另一方麵女兒其實一直很懂事很孝順,這讓總是自責身為父母卻不能給兒女提供優渥生活環境的兩人不敢不忍開口直接問。
黃欣洗完碗筷,將廚房收拾好後,擦幹手走回客廳,看到的就是自己父母憂心忡忡的一幕。
“爸媽,你們怎麼了?是不是家裏有啥事兒?”
聽到女兒的問話,黃父目光閃躲,“沒…沒啥事兒!”
而黃母的目光在女兒衣服上閃過後也搖搖頭收回目光,盯著電視機,道:“沒事兒,你去輔導下你弟弟的作業吧!”
黃欣雖然不懂人情世故,也不願意浪費精力去探尋這些,但對自己父母的性情還是了解的,看到他倆這反應,更是篤定有事,而母親的目光從自己身上掃過的一幕讓她恍然。
原來爸媽憂心的是這個!自己還真是夠粗心的,回家都沒注意自己的穿著和手裏的手機。
想到這個,黃欣雖然了然了,但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解釋。
妮子煩惱的點點頭,拐進弟弟的房間,決定問問男友該怎麼辦後再給父母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