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爭執,索慕希族統治者很快就做出決定,放棄原定航道,前往訊號傳來的星係。
碩大無比的飛船轉向,打開推進器,原本珍惜無比的能空間儲存倉庫全部被開啟,巨大的能量轉換裝置也滿負荷運轉起來,什麼損耗什麼儲備全都顧不得了!
這就是一場豪賭!
賭的就是目的地行星是適宜索慕希族生存的星球!賭的就是原生文明遠遠低於索慕希族科技發展程度,可以被輕易打敗。
反正這麼漫無目的在宇宙中飄蕩,到最後也是身死族滅的下場,還不如拿出所有能量和物資儲備來賭一把,成功則繼續生存發展下去,失敗無非提早步入滅亡。
這日子尼瑪不過了,能量轉換器滿負荷運轉,能量推進器滿負荷運載起來,全力為空間躍遷器儲能。
索慕希族對星際文明的劃分,一般而言,標準就一個,該文明從原生星球能有效短期往返的星際空間距離,這個標準可以明確該文明星際空間有效掌控領域,充分表明了該文明的技術水平。
浩瀚的宇宙空間,兩顆可生存或可開發行星間距離動輒就是以光年為計數單位。像索慕希文明,他們掌握了星際空間躍遷技術,在一定程度上,索慕希族就擺脫了空間距離和漫長時間對生命壽命的製約,可以在宇宙中遨遊。
當然,這隻是理論上的假設。船體堅固程度、躍遷能量儲備、再生和星際坐標問題,這些都最大的限製了索慕希族星際躍遷的距離。
正如他們舉族搬遷逃離家園後,在星空中已經漫無目的飄蕩上千年一般,遠離熟悉的星域後,沒有了星際坐標,壓根兒沒辦法連續星際躍遷的他們,隻能碰運氣一樣的開始迷航。
很快,在飛船所有索慕希船員們精神振奮,全力以赴的操作下,空間躍遷器儲能完畢,第一次星際躍遷啟動。
飛船的速度驟然提升,在地球人無法理解的誇張加速度下,整艘飛船向前飛駛一段超長距離後,船體虛化,在星空中驟然消失。
當飛船再次出現時,他們已經越過00光年距離,位於銀河係內。
00光年!
索慕希族一次星際躍遷的極限。
銀河係的半徑是五萬光年,地球距離銀河係中心兩萬六千餘光年,索慕希族飛船尚處於銀河係邊緣,距離地球所處的太陽係尚有兩萬三千多光年的路程。
按照他們的空間躍遷技術,還需要七十七次躍遷。
這對於飛船船體而言,無疑是一個艱巨的考驗。空間躍遷不僅需要龐大的能量,船體能否承受空間躍遷時的壓力衝擊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麵。
每一次躍遷,其實對於船體都有損傷。
這一點也是製約索慕希文明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麵,飛船能量儲備倉庫的庫存能量,隻能支持二十次星際躍遷,不足以支持飛船連續躍遷到太陽係。
這兩方麵的限製,意味著索慕希人中途必須休整,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抵達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