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像富人一樣行動——“成為有錢人”應該培養的習慣(3)(1 / 3)

是什麼樣的態度讓這個服務生改變了他職業生涯的命運?毋庸置疑是他遇到了“貴人”,可是如果當天晚上是另外一個服務生當班,會有一樣的結果嗎?

經營人脈的“脈客”們苦心經營的無非是能在關鍵時刻幫助他們的“貴人”。其實,“貴人”無處不在,人間充滿著許許多多的機緣,每一個機緣都可能將自己推向另一個高峰,不要忽視任何一個人,也不要疏忽任何一個可以助人的機會,學習對每一個人都熱情相待,學習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善,學習對每一個機會都充滿感激。

幫助別人的時候,其實也是在突破、提升自己。也許在很多人的觀念裏認為我們是用自己會的或者擅長的技能去幫助別人,即使是我們會的或者擅長的,在我們再一次的執行中,隻要我們用心肯定會有新的感悟和啟發。我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別人也會來幫助我們。這促使我們突破和進一步提升、完善自己。

人在職場,隻要在我們能力和條件容許的範圍下,讓我們主動地去幫助別人,積極地去幫助別人。因為助人就是助己——你不但在幫助別人,更是幫助你自己。

提起2009年最紅的人,非小沈陽莫屬了。春晚上他的亮相顯得格外熠熠生輝,開通的博客在短短兩天內點擊率突破百萬,身價陡增,成為真正的人氣王。然而,他的職場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執著與努力才使他獲得最後的成功,他是個名副其實的“職場精神領袖”。

小沈陽亮相春晚一波三折。2008年1月有機會參加央視春晚的審查,送選節目《我要當明星》,惟妙惟肖的表演,震驚四座,但最終被評價為與春晚主題不夠相符未能演出;2008年2月再次應央視春晚導演邀請參加元宵晚會的錄製,正式播放時因節目時間過長未播出;2009年參選春節聯歡晚會,從而一炮走紅,出場身價也由500元飆升至50萬元。

小沈陽的成功和自己辛苦的準備是不可分的,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有一名大學生到某公司應聘,被任命為市場部營銷人員。他很努力,工作也很出色,美中不足的是,他與市場部經理關係始終協調得不夠好。有一天,因為一件小事,他與經理發生了衝突,他一氣之下,向公司老總遞交了辭職報告。

公司老總接受了他的辭職申請,但要求他在辦好移交手續後再離開。於是,他很快整理好4份報告:第1份是近期業務開展情況報告,第2份是業務拓展空間情況報告,第3份是業務單位聯係人情況資料,包括他的電話、愛好、家庭住址等,第4份是進一步開展業務的設想。

他把4份報告交給公司老總後,正準備離開,老總叫住了他:“現在由你擔任市場部經理,原經理降職使用,並調離市場部。”

原經理找老總說理,老總說:“與這樣有才幹的人協調不好關係就是你的失職。”

古人雲:“每日三省吾身。”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也許不允許我們“三省”,但每天睡前反思一下,對於自己還是很有益的,它能使我們更加智慧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靜下心來,我們能發現自己有太多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有太多等待我們去探索的奧秘,有太多驚喜和驚奇等待著有準備的人去獲取和挖掘。機會和挑戰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人生的贏家和輸家的差別隻是在一些小動作的準備上:每天花5分鍾閱讀,多打一個電話,適當時機的一個表示,在表演上多費一點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實驗室中多試驗一次。如果一個人能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在經營自己的專長上,結果會怎樣?必然會有所成就!渥淪·哈特葛倫博士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他在退休之前是一所大教堂的牧師。他曾經問過一個年輕人是否聽過南非樹蛙,年輕人坦率地回答:“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