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頭和老伴一起來求大老胡幫忙,可是大老胡卻斷然拒絕,兩位老人一邊哭一邊罵,離開了大老胡的家。這可把王一弄懵了,要說大老胡這人確實是有點怪脾氣,但是見死不救倒是不至於。之前幫著林老二驅鬼,這說明他還是有點本事的,怎麼這會麵對兩個老人下跪都不肯出手呢?
王一走進房間詢問大老胡,大老胡隻是歎了口氣,說到:“這事兒不是我不想管,而是我不能管啊。”
王一納悶道:“怎麼不能管?難道這裏麵有什麼厲害角色?”
大老胡搖搖頭:“那倒不是,但是這件事真的不是我能辦好的。”大老胡歎了口氣,講起了事情的經過。
老王頭家裏有個兒子,這個兒子叫王愛國,今年二十四歲了。王愛國這孩子,長相俊俏,可以說長相可以跟現在的韓國歐巴相媲美。這孩子從小就招人喜歡,聰明伶俐,十分乖巧。在教育非常落後的那個年代,而且還是在農村,王愛國在五六歲的時候就可以背誦十幾首唐詩了,可見他的聰明伶俐。
那時候剛建國不就,人們的思想還稍微有一點陳舊,尤其是農村,有一些過去的思想實在是摸不下去。這不,在村裏有一戶姓孫的人家,跟老王頭他們家關係非常好,早些年鬧鬼子的時候,老王頭還和老孫頭他們倆拜了把子,結為異性兄弟,老王頭說了,這兵荒馬亂的,多個兄弟多一條活路,要是自己死了,就讓老孫頭多生一個兒子,然後讓他姓王,以後老王家也有個後人,反之老孫頭要是死了,老王頭就這麼幹。就這樣,兩個人在那屍橫遍野的年代,互相攙扶著,活了下來。
到了解放之後,日子徹底安穩了,老王頭和老孫頭都討了老婆,兩家人就像是一家人似的,經常走動,好巧不巧,兩家媳婦先後懷孕了,老王頭把老孫頭叫來,說到:“老弟啊,大哥有件事想和你商量商量。”
老孫頭趕緊說到:“啥事啊大哥,有啥事兒你就說,咱倆還用這些虛招子麼?”
老王頭想了想,說到:“行,那我就直說了。你看你嫂子和你媳婦都懷孕了,我在想,要不咱們給孩子定個親?要是都是男的就當兄弟,都是女的就當姐妹,要是一男一女就結為夫妻,你看咋樣?”
老孫頭一拍大腿:“哎呀大哥,我正有此意啊,這事兒就這麼定了!”就這麼著,兩家算是定下了個口頭約定。
到了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的時候,老王家生了個小子,取名王愛國,老孫家生了個閨女,叫孫巧芝,兩家依照約定,給孩子定了娃娃親。要說過去的婚戀觀念就不好,兩家父母一張嘴:“這個是你媳婦了,這個是你丈夫啦,你們倆以後就是兩口子啦!”那孩子才多大啊,他們能懂什麼啊,可是過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爹媽都說了,那就得聽著。
兩個孩子一天天長大,這倆孩子從小就在一起玩,有的村裏人都逗兩個孩子:“哎呦,這不是小兩口嗎,出來幹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