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漁村良港(2 / 2)

“莫叫我老人家,其實我還不到五十歲,隻是海邊人整日吹海風,老的快而已。叫我鄭三就行,我們村有二百多戶漁民,都是擅長捕撈梭子蟹,你可以從我們那裏買啊,要不我帶你們回村裏看看。”

晁蓋一看時間尚早,反正今天也沒辦法啟程回鄆城了,當即同意和鄭三回村。鄭三所在的漁村並不遠,沿著海邊的小路一直向東,十幾裏地就到了,海邊的村裏鬆鬆散散的建築著上百個小屋,岸邊上係著上百條漁村。

鄭三道:“別看我們村才一百多條小漁船,但是捕捉螃蟹的本領很高。一晚上能抓上萬個。”

晁蓋笑道:“是用鐵籠,裏麵放上誘餌捕捉的吧。晚上下籠,第二天一早收起就行了,收獲很容易的。”

鄭三大驚:“你們咋什麼都知道,這可是個秘密,別村的漁民我都不告訴他。”

“嗬嗬,你放心,我們沒那個時間抓螃蟹,就直接買你們的好了。”

晁蓋偶然抬頭,發現這個村裏的地勢太好了,此地天然一個凹字型的港灣,凹口有二裏來寬,凹深有三裏多,外麵海上風大浪大,但是裏麵風平浪靜。

“鄭三,這個港灣有多深的水啊。”晁蓋問。

鄭三道:“就這個灣子水不深,七八米那樣,岸邊水淺的地方才不過三米左右。”

晁蓋大喜:“好地方,好地方啊。”

龐萬春道:“我咋沒看出來這裏有什麼好的呢,除了風景比別的地方好點兒其他的沒什麼。”

在木質船時代,一般的船吃水都是很淺的,因此這裏可以作為有個優良的港口,進行停靠船舶、造船等等。在凹口上修建高大堅固的炮塔完全可以封鎖港口,讓外麵的敵人進不來。不過龐萬春哪裏懂這個,晁蓋也不解釋,免得泄露機密。

“鄭三啊,我給你留下十輛銀子和一封信。以後要經常在碼頭活動,等著從鄆城來的晁家商行,隻要你拿出我給你的信來,他們就會向你采購螃蟹。”晁蓋說。

鄭三拿了信和銀子,信心滿滿的,決定從明天開始就碼頭等候,反正每天賣螃蟹也是在碼頭。

村裏也有幾十個後生,一個個赤膊駕船在海麵上飛奔,比起水性來,海邊漁村人的水性要強過水泊梁山的漁村,要進行出海遠航還需要從海邊招募漁民充當水手。

晁蓋道:“魚價雖然便宜,但是海中出產甚多,為何村中顯得如此貧困呢。”

鄭三歎氣道:“漁民要說起來呢比種地的農民要強些,雖然每天冒著風浪打漁,但是能吃上魚,吃上蝦蟹。原本每年每條漁村隻需要一貫錢的魚稅,新知府上任後說什麼跟西夏打仗要加稅,每年漁船就收三貫的錢了。你也看到了,我們這小魚船才多大,收三貫錢差不多相當於每年要給官府撈魚三個月。這還不算地痞惡霸、漁霸們的盤剝,你說我們村裏能不窮嗎?”

晁蓋安慰說:“沒事,等我的商行到了就好了,你們的好日子就來了。”

村裏人也沒什麼激動的,這種大話聽多了,但是好日子也沒來,畢竟他們不知道晁蓋的能力。晁蓋也沒解釋什麼,他的事情還很多。

傍晚時候晁蓋等人回去了顧大嫂酒店,解珍解寶兄弟兩個已經收拾好來到了酒店,一行人當晚休息一夜,第二天一早,全部騎馬趕奔鄆城。

解珍解寶兄弟兩個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騎馬,雖然那馬匹都是顧大嫂從莊客家裏弄來的耕馬可是兩人還是有些心驚膽戰的。

焦挺笑道:“你兩個虎狼都不怕,為啥怕個馬呢。”

解寶紅著臉說:“虎狼有甚麼可怕的,拿鋼叉殺了就是。可是這大馬要騎在屁股下麵,老是擔心它不聽話。”

“你們兩個莫怕,馬呢很聽話的。我剛剛開始的時候也緊張,過個一天兩天就好了,到現在我還不能在馬上打仗,所以哥哥讓我成立個山裏打仗的隊伍,好發揮專長。”卞祥說。

解珍道:“咱們山地作戰的隊伍不用騎馬打仗那就太好了,進了山我就像豹子一樣敏捷。”

一路之上依舊是跟來的時候一樣,卞祥焦挺每到一個流氓災民多的地方就會散發數以百計的饅頭,告訴他們濟州鄆城很不錯,有各種工廠,能找到活幹,能混口飯吃。

一路走了有七八天,散發的饅頭有好幾萬個,解珍解寶直咂舌,暗道晁蓋哥哥真有錢,這算是跟對人了。

剛進鄆城縣,看到的情景讓晁蓋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