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海鰍船水輪太多,按照原圖的設計一邊就七八個水輪,必須得改。可以讓葉春按照飛鳥船的模式造水輪船。風帆和人力共同使用,如果順風順水的時候自然還是靠風力的好,飛鳥船航速快。一會散帳我和吳先生去和葉春溝通吧。”晁蓋說。
阮小五道:“飛鳥船航速快,商戰兩用都行。做商船吧也就是無所謂了,但是做戰船叫飛鳥顯得不威武。不如改改,叫做飛鷹如何?”
“這個提議不錯,也正好把商船和戰船分別開來。”朱武說。
晁蓋點點頭:“好吧,等製造成功了,把戰船上裝置了鋼甲,船首上繪製一隻飛鷹,咱這船就改叫飛鷹戰船了,編製就是數字號碼,飛鷹1號,飛鷹2號,這麼編製。”
說完水軍的船,再說騎兵的馬。劉唐道:“咱們騎兵人數少,戰馬充足。草原馬矮小,但是耐力極佳,是難得的良馬。隻是咱們隻要輕騎兵,難道就不訓練重騎兵了嗎?”
吳用道:“咱們的輕騎兵分為兩種,一種叫槍騎兵,主站武器是長槍,輔助武器是馬刀。另外一種叫弓騎兵,也叫騎射兵,主要武器是弓箭,同時配備騎兵刀,講究的是快速、輕便。士兵裝備了內襯鋼片的皮甲,防護能力比重騎兵弱不多少,隻是衝擊力上不如。不過咱們可以把輕騎兵和弓騎兵配合起來,完全可以勝過重騎兵。”
史進道:“我也要當輕騎兵,王教頭主要教授我的槍法。”
“史進兄弟,你就放心吧。不會忘記你的,先訓練幾個月。”晁蓋笑道。
史進武藝處於成長期,自然不能給他安排職務,不然荒廢了訓練就得不償失了。現如今部隊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軍馬場,更何況還有馬市,已經不再為軍馬發愁了。
晁蓋道:“近日來天王米豐收完畢,咱們錢糧充足了,士兵也一千餘人了。隻是要正式成為一支軍隊還需要更多的好漢加盟才成。咱們隻是地方上的一個小團練,名聲不顯自行來投奔的太少了,我決定明日出去搜尋一些人才。”
吳用說:“船廠工作已經移交給了葉春主持,我可以跟哥哥同往。”
“如此甚好。”晁蓋道。
朱武道:“如今天下紛擾,各地多有豪強,哥哥即然是要出遠門定然要帶幾位身手了得的兄弟,一來應付可能發生的危險,二來能壯大聲勢。”
“哈哈,這麼熱鬧的事情怎麼能少得了俺李逵,俺李逵願意跟哥哥走一遭。”
“我也要去。”史進說。
晁蓋笑道:“咱是出去拜訪英雄好漢,又不是去打仗。我和吳先生就帶著焦挺、李逵、龐萬春,一行五人就可以了。其他人馬各安本分,尤其是史進、石秀、陳達、楊春,好好跟王教頭、劉教頭學習,等我來回要考核的。”
“是,團練放心。”史進道。
當晚,晁蓋和吳用去和葉春長談半夜,晁蓋以豐富的知識說服了葉春,決定以飛鳥船為藍本,打仗鋼甲飛鷹船。四個水輪外加三桅六帆驅動。隻等造船廠完工立刻上馬就造船。
三日後,中秋的早晨已經有寒意了。晁蓋、吳用、焦挺、李逵、龐萬春。一行五人,五騎,另外還帶著五匹備用馬。
晁蓋對吳用說:“你可要想好了啊,這次出去可是要跑個數千裏路的,你不怕辛苦啊。”
吳用說:“以前我騎個毛驢都照樣四處跑,機會難得。家裏又沒事,文有朱武,武有劉唐,一切都可以放心。”
“嗬嗬,好吧。那咱們這就出發吧。”隊伍開始了第一站,向北,去滄州橫海郡。這一行五人,四個武功高手,其中李逵焦挺都是步戰高手。晁蓋和龐萬春馬戰厲害,更何況弓箭神射。再搭配上一個足智多謀的吳用,可謂是有文有武。
一路北上,每天走一百二三十裏地。不過三四天功夫就進入了滄州境內,滄州地處山東北部,原本也是繁華的州府,隻是後來荒廢了,成了朝廷發配要犯的地方。一路走來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相比之下鄆城成了世外桃源。
龐萬春道:“哥哥,咱們來滄州找誰啊。”
晁蓋道:“前段時間王倫、杜遷、宋萬帶著一幫子人去咱家門口的水泊梁山落草,這事情是柴進柴大官人出的主意,他把人都派到咱家門口落草了,咱是不是得過來跟他說道說道。”
李逵道:“這個鳥柴進,的確是可恨啊。如果不是他,王倫那廝也不會每天晚上逼著俺認字。”
眾人大笑,原來李逵埋怨柴進是因為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