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焦挺還鄉(2 / 2)

焦挺說:“好是好,可是你那馬匹都是騎乘和拉車用的,用來耕地不是那麼聽話。”

段景住說:“那好辦,這兩年托晁蓋哥哥的福,我在馬販圈裏也算是小有名氣,你跟著我去,選些河北本地的耕馬,耕地妥妥的。”

“那感情好,走吧。”眾人都吃過飯,這次隻是稍微的喝了幾杯。

段景住畢竟是長年混馬市的人,很快就找了真定府本地的一個馬販子,這馬販子也給鄆城供貨過,一聽段景住介紹立刻說,最低價供應。焦挺也不客氣,當即選了七匹小牙口的母馬,都是農區養大的耕馬,跑不快,但是能拉車能耕地。價格也優惠,比市價低了三成,這價格焦挺也滿意,當即付清錢成交了。

段景住還邀請焦挺在這住一天,晚上接著聊聊。焦挺思鄉心切,更何況段景住在這住著也是花費很大,畢竟有五百匹馬吃草吃料都是錢。

告別了段景住,焦挺一行人馬繼續趕路,從真定府往西沒走幾十裏好路就到了偏僻地帶,一過抱犢寨幾乎就是山連山了,當晚在山裏露營休息一日,第二天正午,終於到達了焦挺的老家,平山村。這個村落藏在大山的懷抱裏,現如今平原正是秋老虎炎熱的天氣,但是山裏已經感覺到寒意了。

平山村不大,大約有五六十戶人家,三四百人,都是聚族而居的,平山村沒有什麼大戶,幾乎家家有地,但是因為土地貧瘠,耕作方法落後,又是在大山裏出產的東西運不出去,因而才這才貧困不堪。

“都頭,這就你家了吧,山清水秀的真好啊。”一個士兵說。

焦挺一撇嘴:“你說是山清水秀,我看是窮山惡水。這裏到最近的真定府都有一百五六十裏地,走路得兩天時間。”

正聊著呢就一個放養的娃子,十五六歲樣子的小孩看到了焦挺,大喊:“這不是大哥啊,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噢,我想起來了,你是二娃子吧,我走的時候你才十來歲,現在都這麼大了。”焦挺吃驚的說。

這二娃子是焦挺的二兄弟,叔叔家的孩子,焦挺的回來了的消息瞬間傳遍了全村,焦挺還沒到家呢,老爹就已經知道了。

焦挺老爹年紀也不小了,六十幾歲的人了,胡子花白了,隻是也是練武的人,身子骨還硬朗,拿一條手杖站在門口等著焦挺,焦挺遠遠的看見了老爹,滾下馬來,緊走兩步,跪地磕頭道:“不孝孩兒焦挺回來了。”

焦老爹說:“這些年苦了你了,快點起來吧。”

父子相間,總有說不完的話,聊了許久,擦幹眼淚,焦老爹問:“這些人是?”

“這些都是我手下的兵,那兩頭騾子上麵托著的是新糧食品種,這七頭馬是我買給姐姐、叔叔伯伯家的。”焦挺說。

焦老爹問:“你是個什麼職務?”

“等同都頭職務,管著一百來號人。”焦挺高興的說。

誰知道焦挺老爹不高興了:“你這個畜生,給我滾,我不要你的臭錢。”

焦挺納悶啊,不知道為什麼老爹生氣了。

“我的錢怎麼是臭錢了。”焦挺問。

“哼,你一個都頭,一年有多少薪水,能買這麼多東西,肯定是在街上敲詐來的錢。就跟真定府的都頭一樣,一個個敲骨吸髓。”

都頭這類的職務都這樣,本身工資低,主要靠外快,在街上敲詐一些商戶、外來客商等等賺些錢。不過焦挺不同,在鄆城不能這麼幹,也無須這麼幹。

“爹,你理解錯了。我是在鄆城當差,我們的團練晁蓋是個大能人,能讓糧食畝產千斤,還有非常好能榨油的花生,所以我們的工錢很高,根本不需要去訛詐錢財。”焦挺解釋說。

焦挺老爹很固執,道:“我不信,誰還能讓糧食產千斤。”

“你看看這個天王米就知道了,貧瘠的山地也能產七八百斤一畝。”焦挺說著拿出一把天王米遞給老爹。

隨行的士兵也說,這情況。焦挺老爹這才消氣了,道:“快快家裏來,焦挺有出息了。”

這時候焦挺家族的人也都到了,自家人的叔叔伯伯什麼的都來了,一個個看著焦挺穿著威武的鎧甲,還有那些騎兵,非常的高興。家裏還是依舊那麼窮,焦挺當場宣布,把買來的七匹母馬贈送給幾個自家人。兩個姐姐都嫁給外村了,當天沒有趕來,等回頭再送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