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秋慰問(2 / 2)

“這三個項目得利最大,至於雞鴨鵝養殖普通農戶養的都很少,雖然多有獲益但並不太顯著。”晁蓋說,“今年的貧困戶比去年少了很多,除了老弱病殘,一般人哪怕養五十隻雞也能混口飯吃。”

一行人很快來到了前麵的一個小山村,村裏有兩個需要幫助的對象,一個是七十歲老漢,山老頭。

晁蓋等人到拿著月餅、點心等等慰問品很快就找到了山老頭家,這院子不小也能有個半畝地那樣,院子裏幾十隻雞正吃東西呢。晁蓋敲響了柴門,問:“這裏是山大爺家嗎?”

沒一會兒,山大爺從屋裏出來了,道:“誰找我啊。”

山大爺年紀雖然七十了,但是起色很好,身體棒棒的。

“我們是鄆城團練的,這不是過中秋節了啊,我們送來了一些月餅、點心等等。”晁蓋說著讓武鬆把慰問品拿了過來,晁蓋辦事還是很實在的,慰問是真的慰問,並不是虛情假意的拿那麼一點點的東西瞎胡鬧的。

山大爺道:“來來,院子裏坐。我正想給你們反應這個事情呢。”

晁蓋等三人做到了院子裏的木頭墩子上麵,道:“山大爺,你有什麼事情就說吧,能幫你辦的肯定幫你辦。”

山大爺說:“端午節、中秋節、過年的慰問品我都不收了,你給縣裏好好說,我老頭子已經每個月拿三十斤糧食了,再收這慰問品渾身不舒服。”

“這個,山大爺為什麼不舒服?”武鬆問。

“你們看看哈,我雖然七十歲了,種不了多少地了,但是有半畝菜地和一畝旱地。旱地種小麥和天王米,今年光天王米就收了八百多斤。平時這些糧食也吃不到,我就用來養雞,養著五十隻雞,這麼多雞每天都下二十多個蛋,隔三差五的有小販來收雞蛋,雞蛋變成錢我也存了點零花錢,所以我不用慰問品了,還是給那些更加需要的人去吧。”山大爺說。

像這樣的情況在鄆城縣還是很多的,許多人家裏日子過得還行,已經不需要慰問品了。看來冬天時候要從新核實情況了。

一天走下來,送了十幾家子,武鬆這樣的壯漢都累的腿發酸。

也有些因為地勢偏僻,土地貧瘠的村子,整個村子都比較貧困,但是由於背靠大山,草多,就因地製宜發展山羊養殖,山羊雖然個頭小,又沒有綿羊長的快,但是抗病強,善於爬山,更適合山地放養。每家每戶的養個十頭八頭的日子也能湊合過了。荒山僻野的開墾一下還能種耐貧瘠的花椒、金銀花、丹參等等,這類的東西居然比糧食還貴,收益總是有的。

武鬆道:“看來隻要縣衙和村裏的工作做得到位老百姓的日子還是過得去的,辦法總比困難多。”

晁蓋等看望了困難戶,然後又去慈幼局、養老院等地方去轉悠了一圈,不過這些地方都不需要送慰問品了,他們那都有東西。

看到鄆城飛速的發展,武鬆很高興。但是龐萬春有一種深深的憂慮。

今年鄆城糧食、畜牧、漁業都發展良好,比去年增加了將近一倍,最近今天時文彬血壓都是高的,每天樂的合不攏嘴了,黃澄澄的天王米實在是太好了,不僅僅能實用,更能釀酒、加工飼料等等,用途太多了,渾身是寶,就連秸稈都是養牲口的好東西。

鄆城縣除了農業大發展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工業、商業大發展,鋼鐵廠、木器廠、防治廠、造船廠、製藥廠、香料廠、飼料廠、瓷器廠等等,雖然大部分的工業都是晁蓋辦的,但是在晁蓋的的帶動下許多有些錢人家也開始陸續辦了一些手工作坊,諸如瓷器、印刷、木器等等,品類挺多。商業上鄆城的商貿城的設立給鄆城商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好處,天南地北的商人齊聚鄆城,共同探討商業的發展。同時商業的繁榮又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積極性。

中秋節就要到了,整個鄆城齊歡騰,其樂融融。但是也有人不高興,宋江就是一個。最近晁蓋風頭太盛,不管是衙門還是江湖,都壓的宋江喘不過氣來了。這天宋江下班正往會走,打算回去讓閻婆惜做個小菜喝點酒呢,正走著突然一個帶著鬥笠的漢子攔住了去路,低聲道:“宋押司嗎?”

“是我?你是?”宋江問。

“我們當家的讓我給你送來點東西,還請你收下。”這人說著就帶著宋江到了一個偏僻的地方。然後從身上拿出一個包袱,道:“我是青州的山裏來的,上次二當家的多謝你救命,送來了白銀五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