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天王米和大豆搭配了養牛,斷奶的犢牛經過一年的飼養就能長大到成年牛的體重。”王倫說。眾人一陣唏噓,要知道放牧的牛最少要三年才能長足個頭,沒想到這糧食竟然如此的管用。
雖然大家還是有些不信,但是也想不明白有什麼理由來騙他們,本來就是打敗了的部落,按照草原法則他們就得聽話。
“好的,王大人放心了,我們肯定會好好養牛的。”蠻牛生也不擔心,反正南麵大片的土地都還是無主的,隨便自己放牧。
蠻牛部落的到來不僅僅給農場帶了足夠的耕牛,更帶來了北方的消息。沒事的時候劉唐特意把蠻牛生叫過去詢問北方的情況。
一聽之下劉唐還是很吃驚的,偌大的北方平原居然還有遼國建立的城池,叫做黑龍城,還有兩個小衛星城,負責人叫做蕭天風,也算是遼國貴族。隻是和遼國斷了聯係之後蕭天風起了自立的意圖,控製著北方近十萬人,黑狼一直作亂也是城主蕭天風的心腹大患。
對於蕭天風有多少軍隊像蠻牛生這樣的袖珍部落的酋長還真不知道,具體還要詳細打探。劉唐問:“蠻酋長,那個黑狼匪有多少兵力。”
蠻牛生搖搖頭:“這個兵力和你們大宋是不一樣的,你們大宋有專業的士兵,士兵和百姓是分開的。但是黑狼部落不是,這一直是個野性的部落,經過不斷的吞並,他們部落很壯大最少有六千人規模,如此規模的部落,近三千人的騎兵還是有的。主要是北方馬群多,他們部落都是打小馬背上長大的。”
“噢,他們用的什麼武器,戰鬥力如何?”劉唐又問。
“他們來去如風,時而分散,時而集合。有時候還在淩晨就發起了進攻,他們用狼牙棒,單兵戰鬥力很強悍。”蠻牛生說的心有餘悸。
原來蠻牛族的狼頭麵具就是模仿黑狼部落的,至於用意就是想借著黑狼部落的威名嚇唬別人了。他們的狼牙棒也很少有鐵製的,多半是馴鹿頭骨或者硬木製成的武器。這種武器重量足在飛奔的戰馬上使用能輕易敲碎對手的頭骨。
看來北方的形勢還很複雜,亂成一鍋粥了,戰爭隨時都可能打響。劉唐暗自琢磨臨來時候晁蓋的交代,先把根基穩定下來,有了基礎的軍事設施再想著去進攻敵人。劉唐不是那種特別聰明的將領,但是對於晁蓋的話是絕對聽從的,接下來的幾天劉唐把新兵訓練的事情安排給文仲容、崔野兩人,親自帶著建設兵修建哨站,以狗熊嶺、土努河等一線初步修建了十五個哨站,每個個哨站配備火炮臥牛炮兩門,步兵三十人,同時作為巡邏騎兵的休息驛站。
一共派出了四百五十名步兵,九十名騎兵,基本能滿足巡邏的需求,因為這一線都是平原,一望無際的平原上在哨站瞭望他之下很難會有漏網的騎兵。
除了步兵和騎兵巡邏,劉唐又找了幾個養馴鹿的部落商議了一下,遷移了二百多戶上千牧民,在哨站附近搭建了帳篷,進行放牧,牧民放牧都很分散,一般五六家一起搭建帳篷,每天趕著牲口四下裏放牧,因此視野很廣。他們在放牧的同時也配合士兵進行巡邏,現在這些牧民和濟州團練榮辱與共,還是很配合的,更何況如果誰發現了可疑的敵人,報告到哨站那是會有獎勵的。
哨站的完工大大加強了北部的安全,對於自己的軍隊劉唐還是很自信的,如果打陣地戰,二百門炮完勝三千騎兵。
哨站修完又該修路,這裏原來的部落幾乎從來不用馬車,所以在他們看來四處都有路,自然也不用修路。但是墾荒營不一樣,他們對輜重依賴很大,尤其是炮兵根本離不了輜重的支援,所以路是必須的。壯丁們都在忙碌著墾荒、種田、各部落也在忙碌著接羔子,所以修路的事情就隻能步兵親自上手了,訓練之餘炮兵、刀盾兵、長槍兵、弓箭兵,一個個拿起了工具,開始修路,當兵前這些人都是莊戶出身,這點活還是難不倒大家的,路修的也簡單,並行兩輛馬車而已,路基稍微的高出地平麵,兩側挖排水溝,然後兩邊種上行道樹就齊活了。人雖然多,車馬也多,但是畢竟沒有大型機器,幹起來也不會太快,慢慢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