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工廠也是個很新奇的工廠,叫做新濟州玻璃廠。北宋年間瓷器雖然很發達,但是玻璃生產尚未開始,晁蓋也隻是懂個皮毛,嚐試了一下能生產出透明度不好的玻璃,新建的玻璃廠要大批量生產玻璃作為黑龍島房屋窗戶用的,還有就是罐頭瓶用玻璃。
新濟州島、黑龍島都有豐富而大量的漁業資源,但是在沒有冰箱冷庫的年代高蛋白的魚類很難保存,玻璃廠生產的罐頭瓶將為罐頭產業的發展提供產業基礎。因為玻璃這東西比較新鮮,屬於保密性的行業,這才劃歸到軍工產業領域。還有新濟州島軍用五金廠,主要是加工生產軍用的鐵鍬、斧子、鋸子、鐵絲、螺絲等等,這類的東西。
這些軍工產業的工廠隻是個開始,陸續的還有糧食加工、罐頭廠、木器廠、服裝廠陸續的興建,當然涉及到民用產業則不會像軍工廠那般保守機密,完全都是開放的,各地商人有錢都可以投資建廠。
興建工業園的同事,部隊植樹造林的部隊也沒停止,在不訓練的時候就來規劃,挖樹坑,準備開春種樹。
為什麼晁蓋老是強調植樹造林呢,因為新濟州島是個風景秀麗的好地方,山水很美,剛開始開發的時候需要大量的木材,難免砍伐樹木修建房舍港口。現在緩過來了,自然要把以前砍伐的還回去,晁蓋要的是生態式長遠發展。
新濟州港口也是一片忙碌,從黑龍島轉口過來的凍魚船隊正在補充給養,由於蒸汽機並未普及到民用船舶,這些船還是風帆船。
蕭讓帶領農場的人也來港口接貨,五條飛鳥商船上麵滿滿當當的全是牛,一共是一千頭牛。
隨行來的還有十幾個頭戴牛頭帽子的怪人。
許貫忠解釋說:“蕭縣令,這批牛是黑龍那邊一個叫做愛奴人的部落裏銷售的,他們的部落擁有一個巨大的島嶼,島嶼上牧場資源豐富,牛幾乎是半野生的,要想用來耕地還需要訓練適應一段時間,帶牛頭帽子的是蠻牛人,專業養牛的一個部落,對於訓練牛有一定的了解,當然了你們自己也可以摸索一些知識,至於訓練不過來的牛就隻能殺掉吃肉了。”
船上開始往下運輸牛了,這牛肩胛骨高,背上的毛挺長,想來黑龍島那邊冬天寒冷,牛長長毛禦寒的,膘肥體壯,果然是一群好牛。
蕭讓道:“好的,我會安排農場注意的,也不用太過擔心,再強的牛給它上了嚼頭,拴住鼻子也隻能乖乖聽話了。新濟州島農業要全部實現畜力化,最少還需要五千頭牛、馬。”
這一千頭牛如何來得呢,說來就話長了。入冬的時候晁蓋從黑龍島最南端的安平港率隊離開,臨來的時候跟盤踞在北海道的日本海盜打了一仗,然後讓晁熊率領的水軍擴展到了一千人的規模。
黑龍島的冬天很是寒冷,一到冬天就是打漁、抓蟹,其他的也沒什麼可做的。黑龍島南端這一帶的漁場幾乎沒人來打過魚,所以豐收非常的巨大,巨大冰窖裏的魚類、螃蟹堆積如山,恐怕運到開春也未必能運完。
晁熊就放慢了打漁的速度,安排壯丁們開始冬季的軍訓。平常天氣也就是零下十五六度,大家夥穿著麅子皮的衣服、皮靴等等,保暖還是很好的。水軍、和火槍兵也沒有閑著,天天訓練。
這天在海上練兵,水軍蜈蚣船上的弩箭嗖嗖的往水裏的標靶上麵射,晁熊說:“弩箭的製造成本可挺高,雖然哥哥不說啥,但是這都是錢啊,咱們不能白白浪費了。”
有個艦長道:“現如今差咱們大小戰船四十來艘了,連發弩箭、虎蹲炮火力強悍,何不去海上尋東瀛海盜的晦氣,冬天不利於開戰想來海盜也沒做好準備,正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晁熊說:“出兵事關重大,我要找郝思文商量商量。”
晁熊也是急脾氣,當即就去尋郝思文了。郝思文還沒在軍營,也真夠拚的,零下快二十度的天氣,郝思文帶領士兵拿著雁翎刀去圍獵野豬了。士兵沒血性不行,再寒冷的天氣也得訓練。
一直等到傍晚郝思文帶隊才回來,抗回來了上百頭的野豬。
晁熊道:“郝營長這是要改行了?”
郝思文道:“改什麼行?”
“當殺豬匠啊,看看你們的這戰果,太猛了,一天就圍獵了一百多頭野豬。”晁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