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路上(三)(1 / 2)

“師父,師姐,你看這人耍的把戲真好玩。”

說話的女孩跟調色盤妹差不多年紀,清秀的小臉上不脫稚氣正是好玩的時候,看著梁弓耍了幾回紙鶴後滿眼都是羨慕嫉妒,說話時眼睛還死盯著梁弓不放,並未轉頭回去。

良久都沒有聽到師父和師姐接腔,女孩覺得奇怪才轉過頭去,結果看到的是師父,師姐的滿臉震驚。

這師徒三人組的鋪位在車廂中間,師父大概四十來歲年紀,正是徐娘半老,風韻尤存,師姐最多二十五歲,雖然長像普通,但是英氣勃勃,三人穿著都十分樸素,一式灰黑色外衣長褲,連半點妝也沒。

“師父,師姐你們怎麼了?我說錯話了嗎?真的很好玩啊!”小師妹一臉委屈,她從來都沒看過這把戲,當然覺得好玩。

師父長吐了口氣臉色已經恢複正常,對於小徒弟的小兒女態隻是一笑置之,卻轉頭跟大徒弟道:“元芳你怎麼看?”

叫元芳的師姐也慢慢收起驚訝的心情,麵對師父的詢問臉色恭敬地道:“真是開眼界了,這人的功夫,元芳遠不及也。”

小師妹在旁邊聽著覺得十分奇怪,睜大眼睛問師父:“師父,折紙鶴也是功夫嗎?”

師父憐愛地摸摸她的頭道:“元華,不但是功夫,而且還深得很,這是真氣外放,借物傳勁,已經到了隔山打牛的境界,沒有十來年的苦功根本綀不出來,師父我也是到了四十歲那年才可勉力為之,這小夥子已經到了收放由心的地步,你大師姐還差得遠,那幾張紙應該紋路脈絡都已被震碎,軟趴趴像塊布才對。”

元華小師妹轉過去再看了梁弓一眼,回過頭來道:“可是我看他年紀至少有三十歲了,應該比師姐還大,功夫好一點也是自然啊。”

若是梁弓在此聽見小師妹的說法,肯定淚流滿麵,原來自己的外表是三十歲以上的人,難怪人人見他就叫叔叔。

師父失笑道:“三十?如果是三十歲,我倒不覺得奇怪,可是看他的筋骨,這小夥子絶對不超過二十歲,他隻是飽經風霜,比較顯老而已。”

這個說法連師姐元芳也狠狠地震憾了一下,知道小夥子功夫比她好得多,但是她猜想對方大概和她差不多年紀,所以隻是激勵自己要更加怒力,但是如果這小夥子如師父所說真比她年輕六七歲,這就讓自小綀功的元芳不知如何自處。

“不會吧,大師姐從小苦綀二十餘年才有今天,已經在十五代弟子中獨占鼇頭,這人不到二十歲,怎麼可能有這麼高深的功夫?”小師妹元華死命搖著頭,就是不相信。

師父笑了:“你沒聽過天才兩個字嗎?這人也許是某大門派或是某個隱世家族全力培養出來的後輩,看他的運勁似乎跟少林脫不了關係,如果是少林高徒那就不奇怪了,畢竟少林的底蘊不是咱們可以比擬的。”

元華道:“真是奇怪,咱們出來遊曆半年多了,都沒看到什麼天才弟子,怎麼會在回家的路上碰到這樣的人咧?”

師父看著幾步遠外的兩個外國人,又偏頭看看坐在右邊窗前假裝看風景,眼角卻時時注意梁弓那頭的平凡臉孔中年人,意有所指道:“今天這車廂有意思的人不隻他一個呢。”

姑且不論已經看破梁弓底細的師徒三人,梁大俠現在是應付不暇忙得很。

在扮唐僧氣跑家教妹後,想當然耳其它人也圍著他說三道四,梁弓解釋說這隻是折紙勁力運用的小技巧而已 ,結果當然沒人相信紛紛要他多耍幾次。

梁大俠不得已把背包裏的廣告紙全部掏出來,又表演了幾次,再把手一一教導,幾乎半個車廂的大人都起了童心,興致勃勃地玩起折紙鶴,可惜到最後卻沒有人能讓紙鶴搧動一下。

“奇怪!是咱們人品不好嗎?”看到梁弓折的紙鶴就能飛,自己折的卻是一動也不動,又看不出梁弓的手法有什麼特別,所以最後眾人心裏隻能這樣解釋了。

梁大俠的示範吸引了整個車廂的目光,甚至有兩個老外操著不流利的普通話上前來請教,連同他們有好幾個人都將紙鶴拿走,說要回去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