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軍等張曉紅下車後繼續開車順著既定路線行駛,終點站是客運中心,沿路又停了幾次讓乘客下車才達到終點站。
其實從小鎮達到終點站的車費是五塊錢,不過達到終點站的乘客一般比較少,到城裏的占大多數,從小鎮到城裏的車費是四塊錢,而在半路上上車的乘客根據路程的長短收費,有兩塊和三塊,但最低是兩塊,這都是客運公司規定的收費標準。
以前陳建軍開麵包車跑野出租時,上車既四塊的車費,不分路程長短,但這專線車和野出租性質不一樣,所以收費也不一樣。
不過專線車是不能進城的,隻能夠沿著環城路跑最後達到終點站客運中心。
這種專線車的車主雖然是屬於私人性質的,但受客運公司管理安排,得排班和準時發車。
這輛準載二十五人的小大巴原來的車主也是陳建軍所在的付河村的人,戶口在六組,而陳建軍在五組。這位師傅已經在鎮上開專線車幾年了,賺了不少錢,因為後來想跑長途客運賺更多的錢,在獲得了跑樂山市的客運線路牌之後,就想把車轉讓給別人。
曾經和陳建軍有過一段私情的富姐王慧和這個師傅是鄰居,她和師傅的老婆是談得來的姐妹。一個雙休日因為兒子高彬的爺爺奶奶說想念孫子了,她就開車帶兒子回原來的那個家和老人家團聚,就是那兩天她和這個師傅的老婆聊天時得到了她們要轉讓車子的事情。
於是她一下就想到了陳建軍,就打電話給他傳遞了這個信息,而陳軍自然對開專線車很感興趣了,馬上就答應說他很願意接手這輛車。因為他這兩年出租也掙了不少錢,當然還差好幾萬,於是就向親戚朋友借了一些湊起了十幾萬買下了車子和專線車的線路牌。
因為這個師傅急於出手,雖然陳建軍的錢還有差一萬五,他還是把車子和專線車的線路牌轉讓給了他,不過要求他盡快開車掙來還給他。而陳建軍開了一個多月就把欠的一萬五還清了,覺得開專線車確實比開麵包車強多了。
當然在此之前陳建軍還花了幾千塊錢去駕校學開大巴車拿到了A1駕駛證,他原來的駕駛證是C1隻能夠開九座以下的小客車,開大巴車需要A1駕駛證。
9座以下的客車屬於小客車,10座到19座的客車才屬於中巴車,而20座以上的客車就屬於大巴車了,不過25座以下的大巴車看上去和中巴車差不多,所以像陳建軍開的這種小型的大巴車在乘客的印象中它就是中巴車,這是乘客們的習慣性思維,人們想坐這種客車的時候總是說去坐中巴車進城,其實20到25座的大巴車準確的叫法應該是小大巴,必須要擁有A1駕駛證才能開。
有了A1駕駛證和買下車子後,陳軍就等於是獲得了一個正當穩定的職業,他從開電瓶三輪車跑出租開始發展到開麵包車再發展到現在開專線車了,這樣一來他也算得上是修成正果了。
專線車最早的一班車是早上七點鍾,最末的一班車是晚上七點鍾,隻有碰上自己排的班次是早上七點鍾的時候他才起早趕著去排班,當然也隻有遇上他的班次排在晚上七點鍾的時候,他才是最後一個收車回家的專線車師傅。
開專線車和原來開麵包車不一樣了,原來開麵包車他是自由自在的,早上想什麼時候起來就什麼時候起來,晚上想幾時收車就幾時收車,不過開麵包車非常辛苦,他常常是早上七點鍾以前就起床,而晚上也常常是十一二點鍾才回家,有時候甚至是淩晨以後才回家。
而這開專線車就是在白天跑,在早上七點鍾到晚上七點鍾之間,所以他就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了,而且掙的錢比開麵包車還多,因此他就感到生活比較輕鬆了,不像開麵包車的時候那樣一天到晚拚命的跑掙的都是辛苦錢。
每天收車回家後,吃了飯閑來無事,陳建軍就和未婚妻李曉君時不時地會錢鄰居李玉欣開的麻將館打打麻將娛樂娛樂一下。
這天傍晚七點鍾左右陳建軍就收車回家了,他是最晚的第二班車,最末的一班車是在城裏客運中心七點鍾的時候發車返回,一般回到小鎮車站就七點半過了,他今天的這最末第二班車返回小鎮就接近七點鍾了,等乘客下車完畢他就開車回家。
家門口外麵的壩子很寬敞,停一輛小大巴綽綽有餘,還可以輕易掉頭呢。
現在陳建軍家的這一幢修了兩年多的封閉式的二層小洋樓看上去就像一座小別墅,灰色的瓷磚搭配明晃晃的鋁合金窗子看上去也有幾分氣派豪華,四個排列樓上樓下各三間房的結構,樓上中間還有一個凸出來的弧形小陽台就使得正麵的整個牆麵顯得很有樣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