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會說不如善聽(1 / 2)

有人說“會說不如善聽”。有效的溝通從“聽”開始,傾聽是溝通過程中最有力一環,隻有善於傾聽才能知道他人的想法,才能很好地與他人交談。

善於傾聽,才是有效的溝通過程中最強有力的一環。可是,事實上卻很難找到善於傾聽的人。如果我們能遇到一個真正能聽我們說話的人,而且能告訴我們他的看法是什麼,那就是難得的經曆了。

那些善於聽別人說話的人,能給對方反饋,說話的人會有親切與惺惺相惜之感。如果說話的人知道,我們的確在聽他說話,他就會更投入、更熱忱、更願意回報了。

我們在平時一旦學到了怎樣以有條理的方式聽別人說話,就會覺得,聽別人說話容易多了,也有趣多了。聽得越多,聽得越清楚,就越能懂得別人所說的,而且了解得越深入、越清晰,同時對自己也更能深入了解。也能為別人效勞,同時對自己也有所助益,自然覺得很愉快。

不過,我們必須心甘情願地傾聽別人說話,然後才能夠辦得到。首先,要願意自我投入,有條有理地聽別人說話,就能明白其話裏的含義,就能正確地做出自己的決定。

年僅14歲的西漢昭帝剛即位不久,燕王劉旦便心懷不滿,意欲謀反。

這時的左將軍上官桀,因妒忌司馬大將軍霍光,就和劉旦暗中勾結,奸詐地使人以燕王的名義給漢昭帝擬寫了奏折,說:“霍光出外檢閱郎官及禦林軍時,那些見習的羽林軍官在路上用對待天子的禮儀規模,戒嚴清道來迎接他。霍光還擅自增選大將軍府的校尉,獨攬大權,為所欲為,我懷疑他有謀反之心,務必要及早除之。”

不僅如此,上官桀又趁著霍光休假的機會,上奏給漢昭帝。但漢昭帝接奏折後,壓下奏折沒有往下批複。

而霍光聽說這件事後,心有不安,第二天上朝時就停留在朝房中,不敢貿然上殿。

這時,漢昭帝問道:“大將軍在哪裏?”

上官桀就趁機說:“陛下,因為燕王揭發了他的罪行,他心懷鬼胎,因此不敢上殿。”

於是,漢昭帝就下令霍光進來,霍光不得已走了進來,便摘下了自己的官帽,頓首謝罪。

漢昭帝說:“大將軍把帽子戴上,朕知道這封奏折內容有假,將軍並沒有罪。”

霍光心中大喜,問道:“陛下是怎麼知道的?”

漢昭帝說:“將軍選調校尉,還不到十天,而燕王離京城很遠,怎麼會知道呢?”

漢昭帝雖然年幼,卻能聽話聽音,冷靜地分析出說話人的意圖。他知道霍光大將軍一向忠心耿耿,是不會叛亂的,況且誣陷他的時間與實際的事情也不相吻合。

在平時,我們若想有條理地聽別人說話,必須要投入。因為這不隻是讓聲波進入耳朵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在談話過程中,要保持靈敏主動,克服不良的聽講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