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事業的成功,80%來自於與別人相處,20%才是來自於自己的專業技能。人是群居的動物,個人的成敗來自於他所在的群體及所處的社會,隻有在其中遊刃有餘,才可能為事業的成功拓寬道路。如果沒有一定的交際意識,就免不了處處碰壁。
石油大王保羅·蓋蒂曾經說過:一個人永遠不要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個人花每個人1%的力量。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借用別人的智慧,而不能靠單打獨鬥。
在美國,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問卷調查:請查閱貴公司最近解雇的三名員工的資料,然後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麼。結果是,無論什麼地區,無論什麼行業,60%,以上的雇主都回答:“他們是因為不會與別人相處而被解雇的。”
可見,交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丹尼爾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丹尼爾是全州唯一的黑人眼科醫生,在該州是相當有名望的人物。
這位具有相當吸引力的年輕人是如何建立自己名望的呢?
他知道名望是無法借報紙、廣播來提高的,於是,他便選擇了為公眾服務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名望。果然,這種方法使他深得人心,也使他的事業走上了康莊大道。
丹尼爾的事業是從他21歲時開始的。他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整理出所有曾經交往過的朋友的名單,同時加入該州的一些黑人團體。
他一度在黑人學校及業餘劇團中十分活躍;還經常參加體育、宗教及其他各類聯歡會;他抽空把到國外旅遊時的所見所聞製成幻燈片展示給大家看,這些舉動使他與大家的心更貼近了。後來,他便當上了黑人協會的領袖,並且連任兩屆。
他的生活越來越忙碌,但他仍然能抽出時間擴大自己的交際範圍。那麼他對於參與社交活動的看法又如何呢?他的說法是:“能多參與社會性工作,被人們信賴的機會就較高,就隨時有可能把自己推銷出去。”
就是這樣,丹尼爾在極短的時間內贏得了大眾的尊敬與信賴。此後,他的生活更為豐富,工作也更加順利。
不管你未來選擇的道路如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都會給你帶來一定的益處。人際交往為從們提供了這樣的可能,既讓你結識他人,也讓他人認識你,當相互了解彼此的晶行、才幹、信息的時候,這種交往就可能結出甜美的果實:密切彼此的友誼和獲得發展的機遇。社會活動就是機遇的催產術,隻要善於開發人脈資源,捕捉機遇,成功離我們就不遠了!
現實生活中有這麼一種人,他們像獅子一樣,能力超群,才華橫溢,自以為比任何人都強,連上司的意見也置若罔聞,在以團隊合作為主的群體裏,他們幾乎找不到一個可以合作的朋友。
美國航天工業巨子休斯公司的副總裁艾登·科林斯曾經評價史蒂夫說:“我們就像小雜貨店的店主,一年到頭拚命幹,才攢那麼一點財富,而他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趕上來了。”
史蒂夫22歲時開始創業,從一窮二白打天下,到擁有2億多美元的財富,他僅僅用了4年時間,不能不說史蒂夫是一個創業天才。然而,史蒂夫卻因為向來獨來獨往,拒絕與人團結合作而吃盡了苦頭。
他驕傲、粗暴,瞧不起手下的員工,在公司他像一個高高在上的國王,手下的員工都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他,很多員工都不敢和他乘同一部電梯,因為他們害怕還沒有出電梯就已經被史蒂夫炒魷魚了。
對於蘋果公司而言,史蒂夫確實立下過汗馬功勞,他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才,如果他能和手下員工們團結一心,相信蘋果公司將會戰無不勝。可是他選擇了特立獨行,這樣他就成了公司發展的阻力,他越有才華,對公司的負麵影響就越大。
就連他親自聘請的高級主管——優秀的經理人、原百事可樂公司飲料部總經理斯卡利都公然宣稱:“蘋果公司如果有史蒂夫在,我就無法執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