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紹,作為社交活動中給人的第一印象,常會產生“首輪效應”,它往往會對以後的交往產生微妙的影響。一次漂亮的自我介紹,往往能夠成為與人有效溝通的橋梁,我們對一個人的好感、好印象,常常是從他時機恰當、大方得體的自我介紹開始的,不管新朋友、新同事還是新客戶皆是如此。盡管自我介紹如此重要,我們有時還是會忽略自我介紹的技巧,心裏難免會認為:介紹別人我可能還需要琢磨,介紹自己應該是出口成章,我難道還能不了解自己嗎?
有些人在介紹自己時,沒有什麼特色,比如出入社交場合,免不了要自我介紹一番,或者引薦朋友給別人認識。很多人覺得這很容易:“您好,我叫劉謙,玩魔術的,很高興認識你。”或者:“汪總您好,介紹您認識一下我的朋友,他是傑克,一位廣告人。”像這樣平淡無奇的介紹,下次見麵時,對方十有八九會忘記你的名字,甚至壓根兒忘掉你這個人。忘記別人讓人尷尬,不被人記住才最可悲。
一天,麗麗約了幾個朋友一起吃飯。作為主人,麗麗當然提前到了,她邊喝茶邊等另外幾個女伴,很快小玉就帶著她的男朋友到了,麗麗急忙起身招呼,因為此前曾見過他們一麵,印象是很般配的一對情侶。但麗麗熱烈的表情和歡迎的姿態瞬間卻凝滯住了,大腦裏突然一片空白——因為她完全想不起來小玉男朋友的名字,隻隱約記得似乎是一個很普遍的姓氏,張、王或許是李,但不能確定,不敢貿然張口。
麗麗當時的樣子很尷尬,手已經半伸出去,嘴卻大張著,舌頭還沒確定是卷還是伸,念“張”還是“李”。好在她的窘迫很快解除了,小玉的男友很得體地握住了她的手說:“麗麗你好,我是張磊,我們已經見過一次,還記得吧,很高興又見麵了。”麗麗如釋重負地順勢把嘴合攏,點頭說:“真好,又見麵了,請坐吧。”
有句老話叫“貴人多忘事”,此話怎講?如果你不經常出人交際場合,每隔一兩個月才有機會認識一位新朋友,那你應該會記住他的名字。可如果你屬於“觥籌交錯”的半上流一族,熱衷於參加各類聚會拓展人脈,那麼,記住別人是一門功課,讓別人記住則是一門技巧。
自我介紹除了突出自己的亮點,還是謙虛低調為好,免得讓別人留下此人愛吹的第一印象。引薦別人就無此顧慮了,你隻管把你的朋友往死裏誇,他表麵搖頭擺手稱不敢當,心裏別提有多美了。
自我介紹實際上是一種自我推銷,它給別人留下的是第一印象。一般來說,自我介紹時要注意以不幾點:
平和自信。初次交往,都想互相多了解對方,又都想被對方所了解。自我介紹時就要大大方方、、不卑不亢,切不可羞答扭捏、吞吞吐吐、左顧右盼。應該勇於向他人展示自己,樹立自信,讓別人產生希望與你交往的願望。
詳略得當。應視交際的需要和場合來決定介紹的詳略。一般說來,參加聚會、演講、為他人辦事、偶爾碰麵、為單位公關等,自我介紹宜簡單些,隻要介紹姓名和工作單位即可;而在另一些場合,如求職、戀愛、找人辦事、招標時投標、深交朋友等,則可以介紹的細致一點。
掌握分寸。介紹自己要有自謙和自識,自我介紹少不了介紹“我”,但要把握好分寸。有的人自我介紹時,左一個“我”,右一個“我”如何如何,叫人聽了反感;有人把“我”的形象樹立的很高大;更有甚者,一提到“我”時便洋洋得意,這樣的自我介紹都不會給對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掌握分寸,關鍵要以平和的語氣說出“我”,要目光親切、神態自然,這樣才能使人從這個“我”字上感受到你自信、自立而又自謙的美好形象。切不可自吹自擂,一般不用“很”、“最”、“第一”之類的字眼,這樣才能使對方對你產生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