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句名言:“你可以先裝扮成‘那個樣子’,直到你成為‘那個樣子”’。“看起來像個成功者和領導者”在你的人際交往中會為你敞開幸運的大門,讓你脫穎而出。而追求成功的人如果隻注重培養能力,而忽略了對形象的塑造,必定影響其成功的速度。
很多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形象問題上常常易犯兩種錯誤:沒有形象意識和形象設計偏差。很多年輕人沒有“形象意識”,也就是說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形象價值。他們從來不考慮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如何,而堅信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從衣櫃裏找到哪件衣服就穿哪件;皮鞋從買回家到穿壞了扔出去從來就沒擦過;在公共場所毫無顧忌地吐痰、喧嘩,這樣的人一看就不像成功的人。
王明最近被提拔為主任經理,他是一個雄心勃勃、很有能力的人,但是,在進入某銀行之前,他多年得不到提拔。在進入銀行的三年期間,他接受了形象設計師的忠告,積極地處處以領導者的形象和姿態來要求自己,他最大的愛好是模仿成功的cEO,無論是外形還是言辭,無論是表情還是動作,他都以之為標準。三年後,他終於坐在了自己夢想的位子上。
一個參加藝術類考試的高三學生,學的是播音專業,平時專業水平在同學中是數一數二的,文化成績也名列前茅,但在參加麵試的第一輪就被淘汰了。後來,他問主考官才明白是自己的麵試形象給人看起來不太好而失敗的。而另外的一名學生專業水平和文化成績都不及她卻被錄取,原因是她請了專業的形象設計師為她設計了得體的麵試形象。
還有一些年輕人喜歡沉浸在“自我感覺良好”的形象設計中。比如,一些二十四五歲的女孩子,工作了幾年還從來沒有穿過正裝。無論是工作時還是休閑時,她們永遠是一身稚氣的衣裝,頭上永遠都是幼稚且色彩鮮豔的發卡,在眾人麵前做“淘氣可愛”狀。她們把自己的形象定位於“可愛”。這種形象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它與職業(幼兒教育除外)缺乏協調性。還有一些年輕人任何時候都喜歡張揚個性,喜歡給人酷酷的感覺,他的“個性”就是他的“形象”。這些年輕人給人一種浮躁的感覺,一看就是“思想不成熟的人”,他們遲早會吃虧在自己的“裝可愛”和“裝酷”上。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夫人希拉裏,在克林頓當選之前,曾是女權運動者。她戴著學究式的黑色寬邊眼鏡,穿著大格子的西服,整個形象展示出了女權運動者的特點。但這種形象違背了美國人心目中高貴、優雅、母性的第一夫人的形象,曾因此一度影響了克林頓的選票。希拉裏新的形象設計班子順應美國人的心理,用隱形眼鏡換掉了學究式的黑邊眼鏡;用充滿女性韻味的色彩時裝代替了乏味的女權主義服飾;用溫和的言辭代替了以前激進的語言。希拉裏的新形象展示出既有女性的魅力又有女性的獨立和智慧第一夫的形象。很多美國人由於對希拉裏的喜愛而把選票投給了克林頓,為克林頓的政治形象增添了不可磨滅的光彩。
查爾斯·狄更斯說過,無論你做什麼,請保持你的外表。因此,任何時候你都要把自己裝扮成一個成功者,讓自己早點進入成功的狀態。不要對此不屑一顧,“看起來像個成功者”至少能讓你獲得三個好處:第一,增加你的自信。
當你像成功者那樣思考,像成功者那樣舉止,像成功者那樣說話時,你能很強烈地感受到,你就是個成功者。這種感覺能夠激勵你像成功者一樣進取。第二,獲得他人的認可。有能力的人容易受人尊敬,但當你的能力沒有展示出來的時候,你就得用形象來為自己博取“人緣”,那些“邋遢鬼”即使再有能力也不見得受人喜愛。想想那些廣告商們為什麼千方百計要選擇一些形象美麗、健康、陽光的人為產品代言吧!第三,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雖然成功者的外貌、神態各有不同,但他們必定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充滿激情、精力充沛、果斷幹練等,舉手投足間都有一種“領袖氣質”,給人一種“靠得住”的感覺。沒人願意對那些不修邊幅、萎靡不振的人委以重任。
當然,做到“看起來就像個成功者”並不僅僅是穿衣打扮以及在生活細節上體現出優雅、有品味,更多的應該是像成功者一樣有信心、有能力、有魄力和有人格魅力。
那麼,年輕人要建立起一個好的形象,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①對自己充滿信心,每天都要有個光彩照人的自己。
②多向成功者學習,用心觀察身邊成功的人是如何思考的。像成功者那樣思維,多讀有關成功人物的傳記。
③說話、做事的時候,把自己放到一個高度。像成功者那樣講話,默記“我是領導,我是個成功者”,學會讓別人喜歡你、尊敬你、擁護你。
④改變自身的身體語言,包括走路、站立等姿勢。學會像成功者那樣舉止。
⑤在外形上要像成功者那樣穿著、打扮,多穿給你增加權威感的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