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切忌過分地表現自己(1 / 1)

古人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無論你是做什麼工作的,自己有多大本事,都不要過分地表現自己。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表現的欲望,自己千萬不要把所有的表現機會全占有了,要能克製自己的表現欲,給他人也留點表現的機會和空間。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有的人雖然思路敏捷,口若懸河,但一說話就令人感到狂妄,因此很難接受他的任何觀點和建議。這種人多是因為太愛表現自己,總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處處想顯示自己的優越感,想獲得他人的敬佩和認可,結果卻是失掉了在同事中的威信。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有句名言:“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

你若是能力過人,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令周圍的人都黯然失色,那麼,妒火最容易在熟悉你的人心中燃起。而一旦被周圍人嫉妒,種種意想不到的煩惱也就如影隨形,揮之不去。你因一時的疏忽而在工作上犯了錯誤,會有人在一旁幸災樂禍;你無意問說出一句有關領導的怨言或批評之語,會立即傳進領導的耳朵裏。其結果不:是受到無緣無故的指責,便是遭到莫名其妙的刁難,直到有一天領導拿你是問時,你才恍然大悟,原來有人打了你的小報告。鬧到這一步,你也就與表彰嘉獎、提拔晉升等等好事無緣。你過人的工作能力使你變成一條屢遭鞭打的“快牛”,當你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工作時,一些人卻優哉遊哉,無所事事,對你的忙碌袖手旁觀。而忽然有一天,領導任命某某為你的頂頭上司,而這位新任上司,也許正是那個整日無所事事、專對別人吹毛求疵、在工作能力上與你相比好似蹇驢之於千裏馬的家夥。你可能會感到窩囊,感到不平,甚至感到憤怒,但你若是沒有另謀出路的能力,就隻能把這種情緒強壓於心底,或是隻能背後發發牢騷,因為你還得在這個單位靠你的能力加汗水換取一份養家糊口的工資。

老張是人事部門的科員,在他所在的人事局裏,他雖然精明能幹,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幾乎沒有一個朋友。問題究竟出在哪呢?再看看他平時的行為就不言而喻了。他每天都在同事麵前使勁吹噓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績,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請求幫忙,那個不清楚名字的人昨天硬要給他送禮……同事們通常聽了之後不僅沒有分享他的成就,反而還極不高興。他整天卻自認為春風得意,驕傲得不行。殊不知,同事們早已開始反感他的自大和強烈表現欲,漸漸與他疏遠。

如果你是一個聰明的人,那麼最好對自己的成就輕描淡寫,你必須學會謙虛,不要太過張狂,免得讓朋友對你產生愛表現、嘩眾取寵的印象。

有人曾對一些才華出眾、聰明能幹的大學生的人際關係做過研究。因為所選的都是大學生,在這個大前提下,誰的能力越高,越完善,誰就越能受到歡迎。這是研究前的一致觀點,但研究結果卻不是這樣。實際上在一個群體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人往往不是最受喜愛的人。在工作實踐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學生,因為他的出類拔萃反而失去了同學的喜歡與信任,這是因為,一方麵人都希望自己周圍的人有才能,另一方麵希望有一個令人愉快的人際關係圈,但如果你的才能使別人可望而不可即,則會給別人造成心理壓力。顯然,才能與被人喜歡的程度在一定範圍內成正比,超出這個範圍,可能會產生或拒絕。因為任何一個人,都不願意選擇一個總是使自己顯得無能和低劣的對象去做朋友。

因此,一個才能出眾,但偶爾有點小錯誤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比沒有錯誤的人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