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宮腔粘連診斷的“金標準”,宮腔鏡檢查能夠準確判定粘連的部位、範圍和性質,評估子宮內膜情況[1],而宮腔鏡直視下分離粘連手術效果確切,且安全性高,是目前治療宮腔粘連的標準術式。宮腔粘連分離術後宮腔內組織的修複和傷口愈合是一個動態的、複雜的生物學反應過程,創麵在修複過程中因炎性滲出、細胞增殖、膠原沉積,易再次形成宮腔粘連,同時由於宮腔粘連後的子宮內膜損傷、供應子宮內膜的動脈血管修複缺損,從而導致雌激素應答不足,這也是宮腔粘連術後易複發的原因[8]。宮腔粘連分離術後給予物理屏障及藥物治療是目前臨床常用的預防術後粘連的治療方法,物理屏障包括宮內節育器、宮腔球囊、透明質酸鈉凝膠等防粘連藥物或生物膜、羊膜移植等[9-11]。傳統的藥物治療常使用中小劑量的雌激素行人工周期治療,因為雌激素具有刺激子宮內膜再生、促進子宮內膜瘢痕表麵的表皮細胞再生的作用[4]。目前臨床上多采取TCRA聯合術後放置宮內節育器或球囊、透明質酸鈉凝膠或生物膜預防粘連複發、口服雌激素促進子宮內膜修複的綜合方法治療宮腔粘連,但對於治療效果的報道不一,有研究報道,經上述方法治療後,宮腔粘連複發率仍高達40%~50%[12-14]。而術前宮腔粘連的嚴重程度是影響宮腔粘連的治療效果及預後的重要相關因素,由於中重度宮腔粘連分離術後宮腔創麵大,正常內膜組織少,因此中重度IUA治療效果不理想,粘連複發率高[4,15]。
由於中重度宮腔粘連分離術後粘連複發既困擾了臨床醫生,同時也對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和經濟負擔,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尋找到更有效的預防術後粘連複發、提高手術療效的方法,而有效促進子宮內膜修複是預防中重度宮腔粘連術後複發的關鍵。宮腔粘連分離術後應用大劑量雌激素可以刺激子宮內膜生長,使疤痕表麵上皮再生並覆蓋原粘連處的纖維化疤痕,因而可以預防粘連分離後的創麵再次粘連而起到恢複宮腔正常形態的作用[16],因此學者推薦重度IUA行TCRA術後使用雌激素9 mg/d預防粘連複發[17]。且有研究報道,連續使用大劑量雌激素療效優於周期性使用[8],由於大劑量雌激素的連續使用在促進子宮內膜的增生的同時,抑製了增生期子宮內膜向分泌期的轉化,因此能夠有效促進子宮內膜生長、預防宮腔再次粘連的發生。然而因擔心藥物的不良副作用,臨床醫生對連續使用大劑量雌激素心存顧忌,有研究報道持續口服大劑量戊酸雌二醇(10 mg/d)未發現乳腺腫瘤、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的發生,連續用藥9個月對凝血功能、肝功能及血脂無明顯不良影響[18]。本研究中116例中重度宮腔粘連患者行TCRA術後采用大劑量戊酸雌二醇治療3個月後,未發生明顯藥物不良副反應,但如需繼續延長療程使用大劑量雌激素,仍需要嚴密監測肝腎功能、凝血功能、乳腺和子宮內膜情況。116例患者中82例宮腔形態恢複正常,總體宮腔粘連治愈率達70.69%,實驗組治愈率84.48%(49/58),明顯優於對照組治愈率56.90%(33/58);116例患者中月經改善87例,總體月經改善有效率達75.00%,實驗組有效率87.93%(51/58),明顯優於對照組62.07%(36/58);實驗組子宮內膜修複同樣優於對照組。本研究中56例患者試孕,妊娠24例,妊娠率42.86%,目前發現4例妊娠結局不良(稽留流產及死胎),另20例尚未分娩。由於隨訪時限的限製及影響妊娠的因素較多,因此本研究未對實驗組、對照組的妊娠情況進行組間比較及分析,可在後續隨訪過程中繼續監測妊娠情況,並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綜上,中重度宮腔粘連分離術後使用大劑量雌激素能夠有效預防粘連複發,改善預後,且連續使用效果優於人工周期治療。
[參考文獻]
[1] 夏恩蘭. 宮腔鏡學及圖譜[M]. 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2.
[2] Zikopoulos KA,Kolibianakis EM,Platteau P,et al. Live delivery rates in subfertile women with asherman’s syndrome after hysteroscopic adhesiolysis using the resectoscope or the versapoint system[J]. RBM Online,2004,8(6):7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