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偉大”從哪裏來(1 / 2)

在日益紛繁複雜的社會,一個人要想獲得真正的成功,必須依靠品格的力量。內在的素質是成功的關鍵,同時,內在素質往往會以習慣的方式顯現出來。你首先要培養優秀的品質,然後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並且通過習慣來強化和提升內在的品質。隻有這樣,才能內外兼修,實現完美的自己。

所謂的偉大,即是擁有高尚的品質及性格。對此,愛默生說道:“無論是寫詩作畫、譜曲、傳道還是創作小說,凡事背後都有品質及性格的影子,一切事物都將在缺失了這兩樣東西後變得空洞而毫無價值。從查塔姆的演講中,我體會到他自身的偉大之處,這種偉大是超越演講本身的。”這種品質及個性對我們而言是比財富更重要的,甚至比一切功名及美譽更重要。

生活中並不是賺的錢越多就說明你越成功,雖然在商場的確是以此來衡量成功的。幸福的人生不一定需要有很多的錢,即使你沒有生意頭腦也不富有,同樣可以過得很幸福。隻要你能夠真正讀懂人生的意義,擁有堅定的信仰,心靈上和精神上都會感到滿足,全心享受生活中的一切樂趣,你就是一個擁有幸福生活的人。這樣的人是能得到朋友的喜愛及信任的,因為他們總是會給予那些有困難的人最無私的幫助。他們待人隨和寬容,不輕易發怒,即使受到誤解也是如此,絕不會做出令人難堪的舉動。這樣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即使他們並不富有。

卑鄙之人可以裝作不明白高貴品質的重要性,他們的特征就是醜陋、貪婪、卑微。生活在這樣的人身邊,我們必須擁有明確的目標以及堅定的信念,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嚴格要求,稍有鬆懈就可能與他們同流合汙,到時想要糾正自己的品行就很困難了。那些人的靈魂醜陋不堪,他們的行為隻會招致他人的鄙視。他們陰險狡詐、精於算計,總以打擊別人的方式來炫耀自己,為了獲取自身利益,他們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有些人把成功等同於擁有巨額財產,這種人真的很愚昧無知。他們可笑地認為錢可以買來一切,隻要有錢了就可以無所不能,卻不明白,我們在追求錢財的同時失去了多少寶貴的東西。並且,並不是所有東西都是可以用錢換來的。最諷刺的事莫過於擁有無數的錢財,精神世界卻一片荒蕪。一個人的成功不能用金錢去衡量,在精神上真正富有之人都明白這一點。

我們不能以評價動物的標準來評價人,因為人是富有理性的。任何有思想的人都不會隻為了吃飯而活著,如果生活中隻剩下了呼吸以及吃喝的話,已經不能稱為生活了,隻能算得上是生存。對於有追求的人來說,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是比吃飯更重要的事情。有理想的年輕人都在努力積攢著成功的資本,那就是不斷地學習、改善自我,使自己擁有崇高的品格和強大的能力。這種資本不會消失,他們正是憑借這種資本,抓住機遇取得最後的成功。

那些不斷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人,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會因此變得貧窮。你還擁有友誼,因為你總是熱心地幫助有困難的人,對待一切都充滿愛心。在你幫助那些身處困境的人重新站起來時,其實你自己也收獲了很多。這些都是永遠屬於你的無價之寶,金融危機無法影響到它,任何人都不能把它從你那裏搶走。這種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麵是最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任何的惡意詆毀、中傷都不會改變它的本質。它就像真正的金子,永遠都不怕烈火的考驗。

“從政者缺乏以人為本的意識,往往更注重體製上的改革,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迪斯累利曾如是說道。塞繆爾·約翰遜就十分明智,他認為旅行者應盡可能地多接觸那些傑出之人,這遠比去不同的地方欣賞不同的風景重要。艾塞克斯勳爵也持有相同觀點,他說:“去和那些擁有大智慧的人交談吧,這種收獲遠大於去遊覽一座美麗的城鎮。哪怕城鎮離我們隻有5裏遠,而那位智者卻在100裏之外,我們也應選擇後者。”

馬丁·路德說:“民眾的素質才是一個國家真正的財富,而國民收入、國防能力、國家建築規模都不能說明問題。一個民族如果不具備正直精神的話,它將是毫無希望的。”

精神對於我們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所以我們在處事時總是力求冷靜。年輕人應該用心經營好自己的精神,因為它帶來的收獲是隨著投入的增加而增加的,它是我們生命中很有價值的存在。急功近利似乎成了當今社會的一大通病,人們的神經大多數時候都是緊繃著的。我們應對自己真正的需求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要急功近利,而應該冷靜地去麵對如今社會上花樣百出的各類“速成班”。

科伯恩也曾在《弗朗西斯·荷納的紀念碑》一書中提到過這樣一個事例: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受荷納的影響而開始過上健康的生活,他的事跡人盡皆知,不需要刻意去宣傳。人們都非常喜愛他、尊敬他,他38歲就成為所在國家最有影響力的人。任何有良知的人都為他的英年早逝而歎息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