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回老家途中
甄珍的媽媽是南方hb省人,所以甄珍姥姥家雖然是在小縣城一樣的地方,但起碼和甄爸甄媽的工作單位在一個省。可甄珍的爸爸卻是北方l省人,所以甄珍的爺爺家離得甄爸甄媽的工作單位也就是甄珍家現在所處的hb省x市就非常遠了。甄爸甄媽從甄珍很小的時候就是每隔個四、五年的才帶著甄珍姐弟倆回一趟爺爺家過年,實在是因為路太遠了,來回一趟得四、五天了,大部分的時間都耗在路上了。而且這還是因為甄爸甄媽是單位雙職工,單位給報銷一部分的路費呢,要不然就甄爸甄媽的工資光這路費也負擔不起啊。
今年甄爸的年報會議開得早所以放假也早,讓甄媽提前請好了探親假。這不,甄珍和甄鑫一放假就要出發奔l省的j市了。
甄珍從學校出來坐了半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回到家。一進家門就看見甄媽在裏裏外外的收拾著東西,小弟甄鑫也在收拾著書包,甄爸沒在家。甄珍對甄媽說了一聲“媽媽,我回來了。”就走到自己的房間裏將書包放下。
九月份的時候甄珍家裏終於住上了新房子。甄爸這次分到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足足有40個平方呢。由於甄爸的級別在這次分房的人中不是太高,評分有點靠後,輪到甄爸選房的時候就隻有頂樓和一樓了,不過甄爸的腦子很活,看中了一樓的前後院子,就選了一樓,拿到鑰匙後把前院改建成廚房兼餐廳,把原來的廚房砌了一個火炕改成了一間小臥室,現在成為了小弟甄鑫的房間,而次臥就成了甄珍自己的房間了。
甄媽衝著甄珍的房間喊:“珍珍,學校正式放假了吧,不用再去了吧?”
甄珍從自己的房間出來走到父母的房間,就手幫著甄媽疊好衣服放再遞給甄媽,由甄媽將衣服一一放進包裏。“嗯。正式放假了,今天是開學前最後一次返校了。”
“寒假作業都發了?都拿回來了吧?”
“嗯,發了,都拿回來了。”
“那一會兒你也整理出來和你弟的放一起,我給你們裝包裏。”
“嗯,不過媽,要不我自己背一個包,把我和小弟的寒假作業什麼的單獨放這個包裏?”
甄媽想了想,點點頭:“也行吧。那這個包你就給管著,別丟了。爺爺家裏人多,小孩子可不少,還要盯著你弟早點把作業做完,不要淨瘋玩。”
“嗯,好的。您放心吧。”甄珍對甄媽笑著說。
第二天吃過早飯,一家人又是急匆匆一陣子的人仰馬翻終於坐上了開往首都b市的火車。是的,從hb省的x市到l省的j市,還不能象後世那樣有直達的動車、高鐵什麼的,隻能是先從hb省的x市坐火車到首都b市,再從首都b市轉車,坐火車到l省的j市才可以。
火車開起來了,甄珍才覺得舒心了些。拿出一本《三國演義》坐在座位上翻看。甄鑫起初還看著窗外的景物興致勃勃,這會兒也厭了,回頭看到對麵甄珍又在翻《三國演義》就無聊了,撅著嘴說:“姐,你怎麼又在看《三國演義》啊?你都看了幾遍了還不膩呢?”
甄珍抬起頭來說道:“看書當然是要從中知道道理啊。這可是咱們國家的四大名著呢,每多看一遍都能比上一次多一些心得體會啊。你也應該多看看。”
甄鑫撅著嘴搖搖頭,說:“我都看過了,不看了。也沒什麼,就是戰亂麼,你打我我打你的搶地盤。沒意思。”
甄珍似笑非笑的看著甄鑫:“搶地盤?這就是你看三國的體會?”搖了搖頭,說:“那你再看一遍,認真的再看一遍,不要隻是翻翻的那種,也許就可以看到不一樣的三國了。”
“有什麼不一樣的,還不是那些字那些句子那些劇情。”
“當然不一樣。每個人看三國都不盡相同的。”
甄爸在一邊聽著姐弟倆的對話一直沒吭聲,這時候也發話了:“珍珍,那你把你看到的三國給你弟弟講一講,讓他看看你對三國的不一樣的認識。”
“講三國?”
“對,姐,你講一講你認識的這個三國,我聽聽。”甄鑫對難為他姐是非常有興趣的。這麼厚的書,人物和精典小故事又那麼多,讓甄珍講那可真是難為她啊。
甄珍一看小弟甄鑫那一臉壞笑就知道他打的是什麼主意,不禁又是好氣又是好笑。想了想,不如就給他講講,不然以甄鑫這樣的讀書態度以後是要吃大虧的。嗯,就用後世某個精典節目裏的那個教授講三國的來吧。沉思了片刻,甄珍點點頭,看著小弟甄鑫也笑著說:“行,我給你講講另一個三國吧。”
甄珍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三國,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曆史,這是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正史記錄,野史傳說,小說演義,戲劇編排。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評點,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眾說紛紜,成敗得失疑鬥叢生。說起三國,我們就會想起著名的赤壁之戰,而說起赤壁之戰,我們就會想起蘇東坡那首著名的《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東坡這首詞寫得可真是大氣磅礴,它使我們想到三國時代的英雄氣概、浪漫情懷。
就說周瑜吧,周瑜是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的前線總指揮,當時34歲,迎娶江東美女小喬已經十年,並非小喬初嫁了。但是蘇東坡把小喬初嫁和赤壁之戰聯係在一起,是要著力表現周瑜風流倜儻的儒將風采。所以下麵說”羽扇綸巾,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羽扇就是羽毛做的扇子,綸巾就是青絲做的頭巾,這個打扮在當時是儒雅的表現。我們知道漢代的服飾,貴族和官員是要戴冠的,高高的冠,寬寬的衣,峨冠博帶,是所謂漢官威儀。但是到了東漢末年呢,貴族和官員開始時髦穿戴平民的服飾,這就是戴頭巾。如果是軍事將領,而一身平民的服飾,羽扇綸巾,那就是儒將風采。展現在我們麵前的周瑜就是這樣的一個形象。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赤壁之戰當時的場景,赤壁之戰打響的時候,曹操已經基本上統一了北部中國。我們知道曹操是一個亂世英雄,他以微弱之身起兵靖難,討董卓、伐袁術、殺呂布、降張秀、滅袁紹、征劉表,獲得了當時北部中國的統治權,這個時候他決定南下,一舉剿滅盤踞在江東的異己力量,這就是孫權的軍事集團。這對於曹操來說,是他一統天下、九合諸侯的一個戰略舉措;而對於孫權集團來說,那可謂危急存亡之秋。當時曹操親提大軍十幾萬人,號稱八十萬沙奔江東而來,列陣於長江的西北岸,地點是現在湖北省的赤壁市附近。當時曹操的軍隊在長江西北列陣,戰艦連成一片,軍旗在江風中飄拂,虎視眈眈,雄心勃勃。而江東的君臣談虎色變,魂飛魄散,膽顫心驚,紛紛向孫權提出立即投降曹操。但是34歲的青年將領周瑜卻不把曹操的幾十萬人馬放在眼裏,他頭上戴著青絲做的頭巾,手上拿著羽毛做的扇子安之若素、指揮若定,談笑風生之間曹操的幾十萬人馬就灰飛煙滅了!不可一世的敵人就立即遁逃了。
通過對《赤壁懷古》這首詞的分析,可以看出,作為赤壁之戰的主角周瑜是一位光彩照人的少年英雄形象。而根據小說《三國演義》的描寫,赤壁之戰的主角應當是諸葛亮,周瑜不過是作為襯托諸葛亮智謀形象的配角而已,是一個氣量狹小之人。那麼,曆史上的周瑜究竟是一個具有怎樣性格的英雄呢?
事實上曆史上的周瑜確實是這樣一個英雄的形象,他24歲的時候就被孫策任命為建威中郎將,吳中呼為周郎,就是當時他們這個地方的人都管他叫周郎,叫孫策為孫郎。”郎“是小夥子的意思,這個時候呼他們為郎有讚美的意思,所以孫郎就是孫帥哥,周郎就是周帥哥,帥哥都是招美女喜歡的,帥哥也都是喜歡美女的。我們古人有兩句話,自古美女愛英雄,自古嫦娥愛少年,所以美女最喜歡的那就是少年英雄,周瑜和孫策恰恰就是這樣的少年英雄。而且,他們也都娶到了江東最美麗的女孩子,那就是喬公的兩個女兒,大喬和小喬。這個時候的周瑜真可謂官場、戰場、情場場場得意。
想想看吧,一個24歲的年輕人,擔任了一個地方的高級將領,馳騁戰場,建功立業,而且娶得這個地方最美麗的女孩子為妻,作為一個男人還有比這更令人羨慕的嗎?連蘇東坡提起這件事情來還表現出他的無限羨慕呐!我們去品讀一下蘇東坡的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嫁了“是什麼樣的一種感受?你想這樣的一個人他怎麼可能會去忌妒別人呢?我們忌妒他還差不多。他又怎麼可能因為忌妒別人而會被別人氣死呢?那是不可能的。事實上,曆史上的周瑜氣量是非常大的,《三國誌》對他的評價是”性度恢廓“,就是氣量大,品質好;當時的人對他的評價也非常高,劉備說他”器量頗大“;蔣幹說他”雅量高致“。順便說一句,蔣幹這個人也是受冤枉的,蔣幹確實到過周營,因為蔣幹和周瑜是同學,但是蔣幹沒有盜什麼書。看來曆史有時候離我們真的是非常地遙遠啊,我們已經很難弄清楚曆史的本來麵目是什麼樣子了。曆史上對周瑜的評價:性度恢廓、器重頗大、雅量高致。所以我個人認為曆史上的周瑜是一個少年英雄。他不可能因為嫉妒別人,而被別人氣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