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過大年(2 / 2)

大年三十都要點長明燈,徹夜通明。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家每戶都要掛紅燈籠,到了晚上就要點亮燈籠,而且屋裏麵也要把所有燈都打開,而且也要點一宿,不能關燈,這是意味著能夠益壽延年,香火不斷。

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不掃地。有人在這兩天掃地就會受到家裏長輩的訓斥,因為老輩人認為掃地會將好運氣、財氣掃走。隻有等到了初三才可以掃地。而因為甄珍爺爺家裏人多,來往的人也多,所以,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甄珍爺爺家正廳可是積了厚厚的瓜子皮和煙蒂的。

初一零點人人洗臉洗腳、穿新衣服,然後給長輩磕頭。說到洗臉洗腳就不得不說這麼個尷尬的事情,甄珍爺爺家可能是因為一是農村二是北方地域的原因吧,十天半月才洗那麼一次,但甄珍這一家四口可是每天都洗漱的。剛開始的兩天,甄珍她們晚上洗漱的時候還會被圍觀,奶奶還說天天洗也沒看比別人白多少,爺爺說事兒多。甄珍又無語了。這次回爺爺家,甄媽準備了很多年貨。給每個人都準備了新衣,回來的當天晚上就分發給了大家。剛好初一零點穿新衣服的時候大都換上了甄媽給準備的新衣服,這讓甄爸有著莫名的自信和驕傲。

初三甄珍在甄長波和甄長濤的帶領下,一行十幾個人跑到隊部跟著秧歌隊跑了個全場。

扭秧歌講究個整齊,花花綠綠的秧歌服穿出來可搶眼了:清一色的紅上衣、綠褲子,或者清一色的桃紅色,頭上再戴上朵鮮豔的大花,別提多精神了。這次的秧歌隊為了吸引觀眾,還把唐僧師徒請來了。秧歌一來,隻聽一聲“秧歌來啦”,全村老老少少都蜂擁而出,簇擁著站在道兩邊,翹首望著。一條舞動的長龍遊過來了,組成長龍的每個人都精氣神十足,左手拿著彩帶,右手揮舞著扇子,和著鼓聲、喇叭聲,有節奏地扭著、跳著。樂隊的人吹出來的都是當下農村最流行的歌曲的調子,吹到緊要處,秧歌隊員們扭得更帶勁兒了。群眾們的反應更是熱烈,掌聲、叫好聲響成一片:“好!”“太棒了!”“再來一段!”也有看著不過癮自己偷偷地混進隊伍裏扭一陣的。秧歌隊是走家串戶的,表演結束時各家都會根據經濟條件給秧歌隊一定的“賞錢”,但是秧歌隊管事的報數時一定要報雙數。比如給了5元錢,一定要說“賞錢10元”。

跟著歡快的秧歌表演隊還有扭著秧歌步的村民及孩子們,甄珍發現其實快樂就是這麼簡單。深吸了一口清新的冷空氣再慢慢地呼出來,甄珍臉上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