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參見娘娘(1 / 2)

龍騰國會試結束,接著就閱卷選出參加殿試之人選,殿試便是我的常說的考狀元,作為本次會試的主考官,禮部尚書李克此時卻不在閱卷場,隻見他手中捧著一隻木匣,在兩位侍郎的陪同下急匆匆的朝皇帝的禦書房走去。

“李愛卿不主持閱卷事宜,來此處卻是何事?”皇帝手中拿著一本《龍騰國本紀》,頭也不抬的問道。

“皇上,此次微臣主持會試,乃盡心為皇上選拔人才,此番求見也是為了會試。”那李克跪在地上,恭敬的說道。

皇帝聽聞乃是為了會試,當下便拋棄書卷坐直了身子,要知道會試乃朝廷的掄才大典,四年一次,可不能出問題,於是問道,“可是此番會試出了什麼簍子?”

“皇上,會試一切正常,隻是在閱卷的時候,有一份考卷引起了眾多爭執,因此不敢擅專,還請陛下過目。”那李克將手中的木盒舉過頭頂,自有太監結果呈放禦前。

皇帝擦了擦手,拾起試卷跳過開頭,直接看了起來。

“......其禦邊者有四法,一為開放貿易,二為互通婚姻,三為鼓勵耕種,四為傳播教化,使蠻人物資賴於龍騰,使蠻人血脈漢化,使蠻人下馬耕地,使蠻人盡知禮儀,則年不過三旬,四海靖矣......”

“......其禦民也四法,一為輕徭薄賦,一為施恩善罰,一為普及教育,一為重視商業,使百姓飽腹,使藏富於民,使政治清明,使民知禮法,使國得餘財......”

“......”

皇帝細細的咀嚼著文章中的每一個字,看的極為仔細,李克跪在案前不禁雙腿發麻,見皇帝看的入迷,毫無叫他起來的意思,他也隻好生生的跪了下來。

足足花了頓飯,皇帝深深的吸了一口冷氣,隻說出了讓人浮想連篇的一句話,“此為妖孽!慎用之則國昌!”

“拿剪刀來!李愛卿自去,這份試卷暫且留於此處,殿試少不得他!”皇帝一伸手,示意太監去拿剪刀,同時將那李克趕了出去。

“子詹啊,你與我且猜一猜,寫這篇文章的人是誰。”皇帝看來心情甚好,手中握著剪刀將那試卷丟給了身邊的大太監。

那太監接過試卷粗略的看了一遍,他可不敢讓皇帝久等,說道,“恕奴才眼拙,看不出是何方舉子所作。”

作為皇帝身邊的老奴,他當然知道自保之道,這風頭可不該他出。

“哈哈哈,若我猜的不錯,定是那劉經緯所作!”皇帝大笑一聲,持起金剪,就將那糊名用的封條剪開,果然,“劉經緯”三個顏體大字赫然印入眼簾。

“皇上果然慧眼,這都能猜到,老奴佩服。”那太監適時的一記馬屁奉上,將皇帝拍的悠悠然。

但隨即皇帝臉色一變,朝著那太監說道,“子詹,速去擬旨,任何人不得拆開本科會試的糊名封條,否則斬首!殿試名錄由朕親手填寫,他們隻需將好的文章排好名次,奉上來即可!”

那太監聽聞,心中便已了然,這皇帝是想保護劉經緯,看來這劉經緯發達的日子不遠了,自己當去好生的結交一番,當下領了皇命,便下去傳旨了。

而劉經緯那邊,在文萃苑是大出風頭,他會試前的一番舉動本就贏得了舉子們的讚賞,再一番好不做作的溝通之後,便與這群人打的火熱,此時他才明白,為什麼公主讓他一定要拿到這“文魁”之名了。

這就是自己的圈子,以自己為中心,以後入仕將會是自己的一大助力,他接下的任務便是,如何將這幫人優進劣汰,培養自己的力量了。

“劉叔,母後要見你。”待四人從文萃苑出來,萌萌卻突然這麼說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