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在華夏曾經有另一個別稱,叫做龍骨水車,又叫“翻車”、“水車”,是一種用於排水灌溉的機械,在木槽內活動榫鉚的木鏈上串連許多刮板用以提水的一種工具。
因為其形狀猶如龍骨,故稱為龍骨水車。
劉經緯在朔方,給學子們講述農業課的時候曾經畫過一副龍骨水車的圖樣,這玩意還是劉經緯在東南亞執行一次任務的時候,見過當地農民使用過。
他當時講完課的時候,已經讓匠人開始製作了,此次前去朔方,便是有意著人將那水龍運到宛城,以解決燃眉之急的,沒想此刻陳靈兒卻將圖紙拿了出來,開始現場製作。
水龍的結構是以木板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輪軸一。另一端有小輪軸二,固定於堤岸的木架上。
用時踩動拐木,使大輪軸轉動,帶動槽內板葉刮水上行,傾灌於地勢較高的田中。
這是使用人力踩動的方式汲水的,若是劉經緯稍微用心一點,或者說他前世學習成績好一點的話,或許還能想到用水利驅動水龍,奈何,他隻是個雇傭兵而已。
“師傅,這水龍的水槽不能漏水,而且那軸輪銜接之處最好要流暢,這樣就省力了。”陳靈兒一邊指揮著工匠施工,一邊詳細講述著這水龍的工作原理。
而陳靈兒忽視了,這次工部派來的技師也算是龍騰國內數一數二的木匠了,她將這圖紙一送到這幫人麵前,然後再將汲水的原理跟這些木工一講,他們還有什麼不懂的?
當下那領頭的課長看見這陳靈兒被曬的滿頭大汗,便說道,“公子,你去歇著吧,這東西不難造,整好材料的話,今天日落時分便能給你造出一個來。”
那陳靈兒聽完,當下莞爾一笑,說道,“幾位師傅都是我們龍騰國的頂梁,這是造福百姓的事情,師傅們都忙,我怎麼能去歇著?我去給師傅們倒水!”
“別別別!公子身份高貴,我們這些人可不敢勞動公子,我們也就是會些奇淫巧計罷了,身份低賤,公子可別折煞我等。”那幫木工一聽說這公子要去給自己倒水喝,頓時嚇得一個個都丟下了刨子隼子,紛紛擺手道。
龍騰國等級森嚴,他們雖是在工部衙門做事,但是也是賤籍,從來都是被當作賤民看的,他們別人不認識,但是那公主他們可是見過的,能跟著公主一起女扮男裝的人,身份能低的了?
“胡說,誰說這是奇淫巧計!侯爺說了,你們都是龍騰的英雄,你們如果能造出那些造福百姓的東西,那麼就應該載入史冊,讓你們的名字萬古流芳!”那陳靈兒在朔方見過各種技術應用到生產之後所表現出來的優越性。
所以在劉經緯的熏陶下,也早就接受了劉經緯那關於科技、生產力、創造力的思維,因此,對這幫人可是寶貝的很。
這幫人都是飽經世故的人,如何看不出陳靈兒說的都是心裏話?
當下那領頭的課長就將衣服一甩,光著膀子說道,“公子且去,說實話,就這玩意午飯之時便可造好,剛才是我等怠慢了,就衝您剛才那一句話,還是日落時分,我等必然給公子一個驚喜!”
那陳靈兒還待客氣,但是那一幫“臭男人”全都將衣服脫了,而且說是要給她什麼驚喜,硬是不要她過去看,所以也隻能作罷,她一個女兒身,跟一幫光膀子男人在一起卻是有些不便。
其實,一句話可以傷人心,一句話可以暖人心,陳靈兒不知道,就是剛才他說的那番話,對龍騰國的農業發展起到了何其大的作用,以至於主持修造巨龍水車的陳靈兒一度被民間奉為洛河之神。
時間就在各自的忙碌中過去,忙碌中的時間過的是最快的,待那農民們完成了一天的挖掘工作之後,紛紛默契的來到了堤壩之處,想看看這三個年輕公子口中的水龍是何物,是如何將洛河中的水汲取到水渠當中的。